学名 Athrypsiastis salva Meyrick 属鳞翅目,木掘峨科。分布在江苏、浙江、四川、贵州等省。
寄主 桑。
为害特点 幼虫蛀食桑拳切口四周或向木质部蛀食,形成长短不一的孔道,排出的粪便结成丝状膜,在树皮外面堆积,影响桑树正常发芽,致树势衰弱或枯死。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9mm左右,翅展17mnq,全体银白色,雌触角丝状,雄蛾双栉齿状,栉齿黑褐色,翅银白色,散射缎质银白色光泽。卵乳黄色,球状。末龄幼虫体长15mm左右,头红褐色,体黄白色,前胸硬皮板黑褐色,全体具赤豆色纵线10条,胸足深褐色至黑褐色,各节具很多深褐色毛片,每节有黑点6个,其上生有褐色毛片。蛹圆筒形,红褐色或赤褐色,第5至8腹节背面前端具刻点1排。
生活习性 年生1代,以未成熟幼虫在受害枝或“桑拳”里过冬。幼虫吐丝粘缀虫粪、木屑等形成虫巢,似堆砂状,因此称为堆砂蛀。虫巢长约3cm,一端较粗粘在树皮上,另一端与蛀孔相通,取食桑芽或树皮时爬出来,平时隐蔽在虫道内,夜里爬到枝条上为害桑叶,遇有惊扰立即缩入巢里。树龄较老、管理粗放的桑园易发生。进入6月下旬一7月上旬,老熟幼虫开始化蛹,7月上旬有的羽化。
防治方法 (1)加强桑树管理,使其生长发育正常,减少虫害。(2)必要时剔除桑拳或枝干上的虫粪,再把50%杀螟松乳油50倍液注入虫道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