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银杏病虫害防治

2019-01-01 19:49:18浏览:395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黄刺蛾    鳞翅目,刺蛾科。幼虫又名刺毛虫、洋辣子、八角等。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发生,食性杂,为害100多种林木、

 

    黄刺蛾

    鳞翅目,刺蛾科。幼虫又名刺毛虫、洋辣子、八角等。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发生,食性杂,为害100多种林木、果树,为重要害虫。黄刺蛾的幼虫又叫刺毛虫、洋辣子、八角子等,属鳞翅目刺蛾科。分布很广,全国各地均有发生,食性杂,为害各种树木达120种以上,是食叶的主要害虫之一。

    (1)形态特征。

    ①成虫。体橙黄色,触角丝状、棕褐色。雌蛾体长15~17mm,翅展35,39mm;雄蛾体长13~15cm,翅展30~32mm。前翅内半部黄色,外半部褐色,有两条暗褐色细斜线纹汇合于顶角,呈“八”形,里面一条伸到后缘近中部,成为两部分颜色的分界线,外面一条伸达近臀角处。后翅灰黄色,近翅基和中室处各有一黄褐色圆斑。

    ②卵。扁圆形,淡黄色,长约1.4mm,宽约0.9mm。

    ③幼虫。老熟幼虫体长16~25mm,近长方形,前端略大。体色鲜艳,基色为黄绿色。头部黑褐色,常缩在前胸之下。体背面有一个紫褐色大斑,呈哑铃状,外缘往往带蓝色。削胴部第二节起,在亚背线上各有1对刺突,其中以第3、4、10、12节的刺突最大,体两侧下方,还有9对刺突,刺突上生有毒毛。腹足退化,但具吸盘。

    ④蛹。体长12mm,黄褐色。茧椭圆形,质地坚硬,表面光滑,灰白色茧壳上有黑褐色纵纹,形似雀蛋。(2)生活习性。华北地区一年发生一代,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省一年发生二代。以老熟幼虫在树上结茧越冬。翌年五六月间化蛹,成虫6月出现,白天静伏于叶背面,夜间活动,有趋光性。产卵于叶背面近末端处,散产或数粒在一起。单雌平均产卵49~67粒,成虫寿命4~7天。卵经5~6天孵化,初孵幼虫取食卵壳,然后食叶,仅取食叶的下表皮和叶肉组织,留下上表皮,呈圆形透明小斑。4龄时取食叶片,呈网眼状,5龄后可吃光整叶,仅留主脉和叶柄。幼虫体上的毒毛,人触及后引起皮肤剧烈疼痛和奇痒。7月,老熟幼虫先吐丝缠绕树枝,后结茧,茧一般多在树枝分*处。羽化时破茧壳顶端小圆盖而出,出口呈圆形。新一代的幼虫于8月下旬以后大量出现,秋后在树上结茧越冬。

    (3)防治方法。

    ①摘除虫茧。冬季落叶后,结合修剪除掉树上的虫茧,杀死越冬蛹。

    ②摘除虫叶。刺蛾初龄幼虫多群集于叶背面为害,使被害叶呈枯黄膜状,五六月间发现这种现象,及时组织人力,摘除虫叶,消灭幼虫。

    ③诱杀成虫。6月上中旬,成虫羽化期于19-21时,用黑灯光诱杀成虫。

    ④药剂防治。6月上中旬幼虫初发期,用90%晶体敌百虫30%敌百虫乳油、80%敌敌畏乳油、50%磷胺等1000倍液、2.5%敌杀死乳油、20%速灭杀丁乳油3000~4000倍液喷洒叶片,每隔7~10天1次,共3次,效果很好。

    ⑤以菌杀虫。在发生期间,用青虫菌粉800~1000倍液喷洒叶片,可大量杀死幼虫。

    ⑥利用天敌。茧期天敌有上海青蜂、姬蜂等;成虫期有螳螂捕食;幼虫期有病菌感染。可通过保护天敌,或者饲养,在发生期释放姬蜂等,一般放3~4次,即可有效控制为害。

(责任编辑:叶编)
下一篇:

天气炎热花卉种植管理事项

上一篇:

马蹄莲夏季要遮光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