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斑病是菊花的主要病害,被害植株常出现叶片枯焦、脱落,轻则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和开花质量,重则全株枯死。这种病除危害菊花外,还危害甘菊、除虫菊等多种菊科植物。
褐斑病主要危害菊花的叶片。病害从植株下部叶片开始逐渐向上部发展。发病初期在叶片上出现大小不等的淡黄色和紫褐色斑点,而后扩展为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病斑边缘为黑褐色,与健康部位界限明显,中央呈现灰褐色,后期病斑上出现不太明显的小黑点即病原菌。发病严重时病斑相互连接成片,使整个叶片发黄,继而变黑,进而焦枯,发黑干枯的病叶有时卷成筒状并悬挂于茎干上,干枯不落。
褐斑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翌年春季气温适宜时,病菌借风雨传播,每年4-10月份均可发病,但以秋季发病最重。尤其是雨后,病情发展迅速。
防治褐斑病,需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加强栽培管理。地栽菊花要轮作倒茬,避免连作,盆栽菊花每年要更换新培养土。浇水要适量,晴天要多浇水,阴天少浇水,雨后注意排水。施肥要合理,增施磷、钾肥,促进植株健壮生长,提高抗病能力。植株栽植不宜过密,要保证株间通风透光。
2.选择抗病能力强的母株条作插条扦插。
3.在秋末冬初要及时消除病叶、病株残体,并集中销毁深埋,消除侵染源。
4.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洒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每周1次,连喷4-5次。发病期间可喷洒80%敌菌丹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用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与80%敌菌丹500倍液混合喷洒,也可用45%百菌清与多菌灵混合胶悬剂1000倍液喷洒,均可达到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