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地区种植水稻的农民朋友们经过一年的辛苦耕耘收获了水稻。一位有心钻研技术的青年农民,对比自己的兄弟按地块收割分别统计稻谷的产量时发现,今年按照东北农业大学刘老师的指导,将水稻施肥进行了调整以后,稻谷亩平均产量提高了50公斤。一家人高兴地说,今年水稻采用了减氮、减磷又施钾,并在苗期补充微量元素锌肥的平衡施肥法,真是做对了。水稻植株健壮,既没有发生病害又无倒伏,稻谷产量提高了。
春天开始种稻时,屯里边有些老人不相信新的平衡施肥方法,还是按往年的施肥法,继续采用高氮、高磷、不施钾和不施微量元素肥料的方法。这些稻田稻苗生长快,在遭受两次低温后,病害发生加上后期部分倒伏,当水稻收获时,沿用老施肥法的稻田一般每亩要减产50公斤。屯里的老人们一合计,认为这50公斤稻谷产量的减少,主要是减在两个方面。一是稻瘟病发生的情况不一样,特别是抽穗后穗茎瘟发生率高,对减少产量的作用很明显。二是倒伏问题,施肥不同的地块稻秆倒伏率是有差异的。平衡施肥的田块,稻秆较硬实基本不倒伏,而高氮、缺钾施肥的田块,稻秆倒伏率较高,等到水稻生长后期温度高,有利于籽粒灌浆时,稻秆倒伏率高的田块产量就上不去了。为什么平衡施肥的水稻就能抗病和高产?
专家点评:本案例针对当地水稻生产中采用高氮、高磷、不施钾肥的习惯施肥法,调整了氮、磷、钾的施用比例,将每亩所使用的纯氮量控制在8公斤左右;并在秧田适量施磷肥和锌肥带入本田,在本田每亩增施钾肥6公斤。这一调整使氮、鳞、钾比例达到了平衡。而平衡施肥的效果,表现在水稻的群体合理,植株生长健壮,克服了当地两次低温对水稻前期生长带来的危害,在部分水稻感染稻瘟病的时候,平衡施肥的稻田却很少出现病株。而高氮缺钾的田块,在低温到来时,高氮加上光照不足,水稻生长速率仍然较快,形成细长的弱苗,不仅大量感染稻瘟病,还出现了少部分的胡麻叶斑病,这是一种生理性病害。科学试验早就表明,水稻在缺钾和缺锌的条件下都容易感染胡麻叶斑病。平衡施肥的稻田,因为减氮、减磷、增钾,并在秧田施用了锌肥。所以植株生长速度适中,碳氮代谢平衡,植株健壮,抗病性强。病害的减少是获得水稻高产的保证。
本案例水稻生产上施肥调整的第二招是氮肥后移的措施。将全程氮肥用量的1/3施于穗肥期,让氮肥肥效发挥在穗粒发育上,可避免前期施氮肥太多而造成植株徒长,后期倒伏的问题。
案例提示:平衡施肥,克服了倒伏和减轻病害发生的机率,这是今年水稻增产的主要原因。(曹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