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笋因为本省拥有比较的营养和药用的价值所以被受消费者的欢迎,芦笋的嫩茎是作为食用的主要种类,但是芦笋在种植的过程中有时候会受到褐斑病的危害。对品质以及产量多有很大的影响。
褐斑病是芦笋的主要病害。主要危害茎杆、侧枝及拟叶柄。枝杆发病产生圆形至椭圆形中间淡褐色边缘深褐色或红褐色病斑,发病严重时病斑布满整个枝杆。发病严重时,病斑布满整个枝杆,植株干枯死亡,高温高湿条件下易发生。
【病原与发生规律】
Cercospora asparagi称石刁柏尾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病原菌主要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以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为害。栽培密度较大,土质黏重,土壤痔薄,管理粗放,连续阴雨天多,雨后易积水发病重。
【防治方法】
1、选择抗耐病品种,收获结束后及时清出田间病残体并集中带出田外销毁。
2、选择土质较疏松肥沃的壤土地栽培,施足充分腐熟的有机肥。
3、加强肥水管理,合理配合施用氮、磷、钾肥,适时适时浇水,促进植株健壮生长,雨后及时排出田间积水。
发病初期,可采用下列杀菌剂进行防治:50%腐霉?百菌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40%嘧霉?百菌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30%异菌脲?环己锌乳油900—1200倍液;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30%福?嘧霉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65%甲硫?霉威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对水喷雾,视病情隔7—10天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