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水稻

2019-01-01 21:27:38浏览:997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北京部队农场PP2003+自90年代中后期引进国内以来,在多种农作物试用,表现突出。为进一步考察植物动力2003+的抗逆、生理和增产效

北京部队农场

PP2003+自90年代中后期引进国内以来,在多种农作物试用,表现突出。为进一步考察植物动力2003+的抗逆、生理和增产效应,于2002年在水稻上作了浸种和秧苗二次茎叶喷雾试验,取得显著的效果,试验结果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供试品种:植物动力2003+营养液,北京和平宇伦贸易有限公司提供。

2.试验田基本情况:试验是在部队农场做的,水稻秧苗3亩,本田30亩进行,土壤肥沃,土质为沙壤土,土壤酸碱度为中型,前茬小麦。

3.试验情况:(1)PP2003+千倍液浸种24小时,3片真叶时和插秧前3天,用PP2003+千倍液喷雾2次;(2)CK不用PP2003+为空白对照小区面积20平方米,重复3次,随即排列。5月3日PP2003+千倍液浸种,5月25日(3片真叶期)用PP2003+千倍液喷茎叶喷雾第一次,6月10日,用PP2003+千倍液茎叶喷雾第二次。水稻品种为京优6号。其它管理操作技术,如:秧苗的水浆管理,进入大田后的肥水管理,病虫害的防治,均无特殊要求,按常规进行。

4.调查方法:(1)6月17日对秧田取样调查每小区取3点,每点取10株,对处理和CK分别株高,茎基宽,根数根长分蘖鲜重,和干重等进行测量,将3次重复求平均数以CK为参数,求出处理PP2003+对水稻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影响。

(二)试验结果与分析

1.PP2003+对水稻秧苗的促进。凡是用PP2003+处理的水稻秧苗素质好,长势明显好于对照。表现为发芽势强,出苗快而整齐,叶色浓绿,秧苗挺立健壮,用2003+处理的比对照秧苗株高平均降低4.15%,茎基宽度增加16.60%,单株根条数增加19.54%,单株根长增加36.26%,单株分蘖平均比对照增加68.35%,百苗鲜重增加14.09%,百苗干重增加37.84%(见表1)。

2.PP2003+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凡是用PP2003+处理绅水稻产量,明显高于对照区的产量,增产效果显著,其产量结构因素均比对照高,亩穗数平均比对照增加28.97%,穗粒数增加11.58%,千粒重增加4.07%,计产平均增产28.09%,每小区随机取3点,每点随机取1平方米水稻测实产。以平均值求亩实产,处理实产比对照实产增加18.02%(见表2)

表1 PP2003对水稻秧苗的促长效应

1997年秧田

项目

处理

株高(cm)

茎基宽(cm)

根数

(条/株)

根长

(cm/株)

分蘖率(%)

鲜重

(克/百苗)

干重

(克/百苗)

PP2003+处理

23.1

6.30

31.20

74.40

60.10

160.30

15.30

CK空白对照

24.1

5.40

26.10

54.60

35.70

140.50

11.10

比CK增加%

-4.2

16.50

19.54

36.26

68.35

14.09

37.84

表2 PP2003对水稻产量影响

项目

处理

亩穗数(万)

每穗实粒数

千粒重(克)

计产KG/亩

实产

KG/亩

PP2003+处理

21.51

105.12

26.08

595.31

526.51

CK空白对照

19.50

95.11

25.06

464.77

445.12

比CK增加%

28.97

11.58

4.07

28.09

18.02

3.抗性表现:

1.具有明显的抗逆性,对受灾田块特别是受深水淹的田块用PP2003处理的恢复迅速。今年有1.3亩地,因管理不当,受深水淹没时间较长,造成秧苗徒长,少部分死苗,大部分倒伏,在这种情况下,喷施PP2003后,植株生长恢复迅速,7天后与正常水稻苗一样。

2.具有明显的抗病性能。在调查中发现用PP2003+处理的田块水稻基本没发病,而对照区发病明显高于处理,因病平均每亩减产25kg。

3.明显促进水稻生育进程,抽穗早2天,灌浆快,提早成熟3天,对抢农时,适期播种冬小麦意义重大,

4.经济效益高,30亩本稻田共用PP2003+剂量10袋,每袋7.8元,平均亩投入2.6元,平均亩增产稻谷80.5kg,以收购价1.6/kg计,亩增加收益128.8元,投入产出比达1:49.5。

评价:PP2003+是一种优秀的植物液肥,具有促进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显著作用,可提高水稻的抗逆性和抗病性,可明显地提高产量和品质,着色好,可提前成熟2—3天,有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应在水稻生产方面大力宣传,大力推广。

(责任编辑:叶编)
下一篇:

小麦如何应对春季干旱

上一篇:

雪松的习性和栽培技术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