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名:PIatyceiumbifurcatum
别名:蝙蝠蕨、二叉鹿角蕨
科属:水龙骨科鹿角属
类别:大型附生蕨类
形态特征:
大型附生蕨类。叶二型,一种为"裸叶"(不育叶),圆盾状紧贴根茎处,密披银灰色星状毛;另一种为"实叶"(生育叶),直立,基部渐狭,柄极短,叶片长可达6Ocm,先端呈2一3回二叉状分裂,裂片下垂,两面披星状毛。抱子囊群绒毡状,生于可育叶裂片背面。
产地分布:大洋洲
生长习性:
喜温暖、湿润、半阴环境,可耐直射阳光。生长适温16一21C,超过35。C高温易引起叶尖干枯,可耐3一5C低温。相对湿度70%~80%生长最好,空气干燥时,不育叶易干枯。
观赏应用:
株形独特,姿态优美,为珍奇的观赏麽类,是室内立体绿化装饰中观赏效果极佳的植物,多冉于客厅、窗台、书房的装饰和点缀,悬吊装饰和壁挂装饰效果最好。
同属植物有以下朽均作观赏栽培,常见的有:
三角鹿角蕨Postemaria:又名西非鹿角蕨。可育叶,基部呈三角状耳唾形,网脉明显,叶片直立,有光泽。原产几内亚。
长叶鹿角蕨P·willinchi:不育叶直立向上,肾形,后呈鹿角状,缺裂。可育叶下垂,长可达2m,裂片细长。原产热带亚洲,我国云南有分布。
鹿角蕨属常见的种类有:
南美鹿角蕨(rne)原产非洲东部、马达加斯加、毛里求斯。株高和株幅均为85cm,分裂的营养球叶状至肾状,长15cm~40cm,中绿或深绿色,然后神色,革质;孢子叶灰绿色,长60cm,直立,分裂2~3回。
美洲鹿角蕨(m)又叫安第斯鹿角蕨。原产秘鲁、玻利维亚。孢子叶表面密披细毛。呈白色状,叶长达3cm,十分壮观。
安哥拉鹿角蕨(P,angolense)又名非洲鹿角蕨。原产热带非洲的乌干达、扎伊尔、尼日利亚。孢子大,形似象耳;营养叶呈扇形,有淡紫色脉纹,孢子叶宽楔状,又像波状鸡冠。
鹿角蕨(atum)原产新几内亚爪哇至澳大利亚东部。株高90cm,株幅80cm。营养叶圆形至心脏形或肾形,长12cm~45cm,中绿至深绿色,然后褐色,直立,上部边缘全为波状或浅裂。孢子叶灰绿色,长90cm,直立,伸展或下垂,分裂成2~3回,呈带状,细裂片表面密生细毛,叶背着生孢子囊群。其栽培品种有荷兰(Netherlands)、圣选戈(SanDiego)、罗伯特(Robert)和齐森享尼(Ziesenhenne)等。
冠状鹿角蕨(rium)原产亚洲热带地区。全株淡绿色,营养叶盾状,长、宽各为50cm,孢子叶下垂,长达4m。
象耳鹿角蕨(ntotis)原产亚洲。株高90cm,株幅80cm。营养叶直立,圆形至长圆形,中缘或深绿色,然后褐色,长90cm;孢子叶下垂,楔状,淡灰绿色,长75cm,沿叶边缘着生孢子囊。肾叶鹿角蕨(i)原产马达加斯加。营养叶肾状,孢子叶直立生长,灰绿色,长50cm。
大鹿角蕨()原产菲律宾、马来西亚、澳大利亚。株高1.8m,株幅1.2m,属大型附生蕨,营养叶青铜色或绿色,高1m,圆形至心脏形或肾形,向上边缘具深的裂片,像纸,伸展或俯卧,扁平至分枝,形似“王冠”。孢子叶灰绿色,高1.8m,下垂,楔形,革质,分叉或带状细裂片。20年生母株才能产生孢子。
硬叶鹿角蕨()原产澳大利亚西北部、新几内亚。株高70cm,株幅60cm。营养叶圆形,深绿色,长40cm,向上裂片边缘浅裂,并扁平俯卧至分枝。孢子叶革质,淡灰绿色,直立或弓形,宽楔形,不规则分叉或掌状上部裂片,高75cm~80cm。
马达加斯加鹿角蕨(scariense)原产马达加斯加。株型小,非常富有装饰性。营养叶拱起深褶,有明显淡蓝色脉纹,形似峰巢,基部叶圆形,有一个小的革质,亮绿色、楔状的孢子叶。
四裂二叉鹿角蕨(dichotomum)原产马达加斯加西部附生植株,具有像鸟巢一样,不规则长圆形的废叶,营养叶圆形,直立,边缘波状或条裂;正常的孢子叶下垂而整齐,分裂呈带状,背面覆盖淡黄色星状毛,孢子囊着生于第一和第三裂片之间。
三角叶鹿角蕨(ia)原产非洲西部和马达加斯加。营养叶凸出和伸长成裂片;孢子叶淡灰绿色,长45cm,厚革质,具突出的肋,常分为2回,主分叉扩展较宽,有1个弯缺,背面复盖密集的白色毡毛。
华丽鹿角蕨(um)原产澳大利亚西部。植株非常大,株高2m,株幅1.5m。营养叶像一个王冠,灰色或灰绿色,高1.6m,上部边缘具有深的裂片,分叉扁平展开。孢子叶淡友绿色,长2m、伸展乏下垂,可分叉成5裂,通常为妞曲呈细裂片。
沃尔切鹿角蕨(hii)原产缅甸、印度。属装饰性观赏蕨。营养叶最初圆形和杯状,然后向上浅裂。孢子叶宽阔,几回细长的分叉裂片,革质,密生黄绿色细绒毛。
女皇鹿角蕨(minae-reginae)原产新几内亚北部。具有一个大约冠状营养叶,长1.5m,向上生长,裂片决裂,孢子叶下垂,灰绿色,长2m。
重裂鹿角蕨(ckii)原产爪哇。营养叶深绿色。孢子叶被满银色短柔毛,又称银叶鹿角蕨,开始直立,后向下生长,长70cm,非常窄,深裂呈长带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