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高肾蕨。 科属 骨碎补科,肾蕨属。 常见栽培变种 细叶高肾蕨叶片细长,粗裂高肾蕨叶片边缘有粗锯齿,冠叶高肾蕨。 产地及生态环境 原产热带及亚热带,在我国台湾省有分布。性喜温暖、湿润及半阴环境,又喜通风,忌酷热。形态特征及用途 属于多年生常绿蕨类草本植物。根茎直立,有匍匐茎。叶丛生,革质,叶片大,有光泽,长可达60cm以上,具细长复叶,叶片展开后下垂,叶片为二回羽状深裂,小羽片基部有耳状偏斜。孢子囊群半圆形,生于叶背近叶缘处。 该植物是一类下垂状的蕨类观叶植物,适宜盆栽于室内吊挂观赏,其匍匐枝剪下可用作装饰配置材料。 栽培 一般放置在室内明亮散射光处培养,不能受强光直射,但也不能放在阴暗处培养。生长适温为15~25℃,冬季在10℃以上能安全越冬。 虽然耐旱,但仍需充足的水分,且不宜过湿或过干,要保持盆土经常湿润。夏季每天浇水1~2次,经常向叶面喷水。需肥不多,生长期每4周施一次稀薄腐熟饼肥即可,不宜使用速效化肥,施肥时切勿玷污叶片,以免损伤。 盆栽选用腐叶土、河沙和园土的混合培养土,有条件采用水苔作培养基则生长更好。每隔一年于春季换一次盆。 繁殖 常用分株法繁殖,夏季从生长旺盛的植株中剪下匍匐枝上生出的带根小植株,另行栽植即可。 病虫害 病害主要是叶斑病和猝倒病。虫害主要是毛虫、介壳虫、粉蚧和线虫等造成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