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来临,气温逐渐下降,土壤温度相对较高、水分含量稳定,苗木体内也积累了较多的营养物质,此时移栽苗木,对其根系愈合及生长有利,苗木成活率较高。因此,秋季是新建果园和绿化造林的有利时机,北方地区进入严寒季节后要注意采取合理的防冻抗寒措施,使苗木安全越冬。
秋栽苗木好处多
秋季植树可避开绿化大忙时期,保证苗木质量 春季绿化任务重、时间紧,为了抢时间、争速度,用苗单位纷纷抢购苗木,致使苗木供应紧张,难以保证苗木质量。秋季绿化苗木供应充足,选择余地大,不会发生绿化繁忙季节苗木短缺等情况,同时还可在苗木生长季节充分观察苗木的长势,选择优质苗木。
秋季植树可避开病虫高发季节,有利于苗木健壮生长 春季绿化的苗木到夏季正是嫩叶生长阶段,而夏季害虫较多,如果防治不及时,很容易导致苗木不能成活。然而秋季植树时气候凉爽,害虫大多开始收敛结茧,各种病害发生率较低,是苗木成活生长的大好时机,到翌年初夏病虫高发季节,苗木已具备了一定的抵御能力。
秋季植树可提高苗木成活率
从自然条件看,我国北方地区每年春季干旱少雨,降雨多集中在7~9月,秋季土壤水分大量下渗蓄积,而大气蒸发量只占16%(春季为33%),这就为秋季造林创造了良好的水分条件。秋季栽植的树木,翌春先生根、后发芽,发芽时间也比春季栽植的提前7~15天,能有效延长树木生长期。长期的生产实践证明,秋冬季造林苗木成活率要比春季高 10%~15%。
秋栽苗木有要点
时间 秋季植树应在苗木开始落叶到土壤结冻前这一段时间进行。一般情况下,造林时间最好安排在下午,以减少苗木受暴晒的时间,对提高成活率也有一定的作用。切忌在无雨或降雨不多的时期强栽等雨。
选地 最好选择土壤湿度较高的地块,对条件差的地方,要注重改土、堆土、换土,营造苗木适宜生长的环境。
整地 整地是造林前的一项重要工作,一般是在当年的雨季整地,翌年造林,也可春季整地秋季造林,或者秋季整地随时造林。
栽植深度 栽植深度要适宜,一般比原埋土痕迹高5~10厘米,在沙土地和干旱条件下应适当深栽,保证栽植后苗木能吸收水分,并避免被风吹倒。
栽植方法 栽植时把苗木放入坑穴的中心扶正,并使苗木根系展开,再填入三分之二的土,把苗木向上略提,踩实,填土到与地面持平,再踩。最后在栽植穴表面覆一层松土,以防止土壤水分蒸发。
栽后管理须加强
合理灌溉 新栽苗木水要浇透,土要踩实,要保证苗木根系与土壤紧密接触,防止苗木根系水分散失,减少干旱、寒冷对苗木成活的威胁。根据土壤墒情决定是否灌水。
增施基肥 秋季正值根系生长高峰,新栽苗木伤根容易愈合,并可发出新根。施基肥可以增强苗木的越冬能力,并为翌年生长和发育打好基础。
修剪整形 修剪要根据苗木树形及生长发育的需要而进行。要剪去病虫枝、内膛枝、竞争枝、过密枝及萌蘖枝,剪口必须平滑,不劈不裂。
病虫防治 抓好秋季病虫害防治,可减少翌年虫口基数,确保苗木生长正常、冬芽饱满。
防寒越冬 北方冬季严寒地区,苗木要做好越冬保护工作,如树干保暖、设挡风屏障等,防止苗木水分过度散失,为新栽苗木提供安全的越冬环境。
浇封冻水 11~12月,苗木已经停止生长,为了使苗木安全越冬,不因冬春干旱而受害,此时应灌封冻水。大致在11月初进行,根据树木的大小修树穴 (树穴为树干直径的10倍),用小水慢灌,以灌后水分渗入土壤50~100厘米深为度。新栽苗木灌一次封冻水后封堰,既能满足树体本身对水分的需要,又可提高其抗寒能力。
树干涂白 用涂白剂对树干喷白、涂白,可以减轻温度骤变带来的危害,还可以杀死一些越冬病虫。
加强巡视 固定专人巡查,对于易受损伤的苗木,必要时可采用裹干的方法加强保护。及时清理杂草、落叶,既可以消除火灾隐患,又可以减少病虫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