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葡萄保护地栽培技术

2019-01-01 23:21:37浏览:230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葡萄保护地栽培是指在一定设施(通常分塑料大棚和日光温室2种,前者也称冷棚,后者称暖棚)条件下,采取相应的栽培技术所

    葡萄保护地栽培是指在一定设施(通常分塑料大棚和日光温室2种,前者也称

冷棚,后者称暖棚)条件下,采取相应的栽培技术所进行的葡萄生产。根据开始生

产的早晚和年内成熟采收茬次分为促成栽培、延迟栽培和促成加延迟栽培三种方式

不同生产设施加上不同栽培方式可实现鲜果的周年供应。

一、打破休眠:打破休眠时间的确定主要依据设施条件和果实计划上市时间。

1.10-11月上市。可利用露天栽培的晚熟品种或早、晚熟品种的2次果,在自然

生长的条件下,于9月下旬操塑料薄膜保温防寒,可比正常收获期延迟20-30天收获

,即10-11月上市。

2.元旦前后上市。可利用夏芽副梢于8月份开始生产,短截或重摘心,副其产

生2或3次果,于9月份开花,9月中下旬扣棚保温;也可利用冬芽新梢结果,于8月

初短截摘叶,再在选定的结果饱满冬芽及叶柄痕上涂抹石灰氮(氰氨基化钙),至

8月中旬萌芽,9月开花,9月中下旬操棚保温。

3.春节前后上市。利用冬芽新梢结果,于9月份短截、摘叶、涂石灰氮,9月中

旬扣膜保温。此期栽培应在日光温室中进行,且应有加温设施。

4.4-5月上市。利用冬眠后的冬芽新梢结果,10-11月份进行人工低温处理,于

12月上中旬扣棚,12月中下旬选饱满结果芽涂石灰氮,涂好后将枝蔓贴地顺放,盖

塑料膜保湿(可比不涂的提前20天发芽),1月上旬发芽,2月上旬开花,花期再用

赤霉素沾花,熟前用葡萄早熟增糖显色灵处理,可比不处理提前15天成熟。

5.5月末至6月份上市。不采取人工措施,利用自然低温眠后的冬芽新梢结果,

于1月份扣棚升温,2月下旬开花,5-6月份收获。

二、保护地栽培的几项关键技术:

1.石灰氮的施用:石灰氮的作用是打破休眠。秋延迟栽培的使用时期以开始生

长的时间确定,而日光温室促成栽培的使用时期为自然休眠末期即12月份为宜,具

体时间可在升温前一个月至升温后20天使用,升温后10-20天使用,不但发芽整齐

,而且生长健壮。使用时,每千克石灰氮用40-50℃的温水5千克放入塑料容器中,

不停地搅拌,约1-2小时成均匀糊状,再添加少量粘着剂即可使用,涂抹后应保护

湿润。石灰氮有毒,切勿粘于皮肤或飞溅眼中。

2.人工低温处理方法。葡萄秋末落叶后,当自然最低气温低于7.2℃时,即及

时扣棚并盖上草帘,此时扣棚的目的不是为了升温而是为了降温。夜间拉帘并打开

放风口降温,白天盖帘并关闭风口以保持低温,约30天即可。有条件的还可于扣棚

盖帘后棚内放冰降温。

3.生长调节剂的使用:赤霉素沾花穗应于花期至花后3天内进行,浓度为(20

-40)%26times;10-6;葡萄早熟增糖显色灵的使用时期为浆果由硬变软并有个别粒开始变

色时,浓度为400倍左右,方法是沾或喷果穗。经过这两种调节剂的处理可使果实

提前15-20天成熟。

4.温湿度管理:在已打破休眠的前提下,保温越早,温度越高,物候期开始越

早,各生育期所需时间越短,所以,为早果上市,应尽可能提前保温,并在生长适

温范围内尽可能保持较高温度。

(1)萌芽前。扣棚前充分灌水后覆盖地膜,以提高扣棚前地温。扣棚后白天

最高温可达35℃,夜间最低气温在7℃,湿度90%左右。

(2)萌芽至开花期。白天温度最高28℃,夜间8℃以上,最适温度21-26℃,

湿度80%。

(3)花期。该期对温湿度特别敏感,应严格掌握。白天最高温度30℃,夜间

最低温度12-15℃,最适温度22-26℃,湿度60%。

(4)果实膨大期。白天最高温度前期28℃,后期可升至30℃,夜间应保持15

℃以上,昼夜温差保持在12-15℃,湿度60%-70%。

(5)着色成熟期。白天温度在28-30℃,夜间15℃左右,昼夜温差控制在15℃

以下,湿度60%-65%。

5.修剪技术:保护地栽培,连年丰产的修剪方法主要有以下3种:

(1)重短截法。在果实收获完除膜后,对结果枝留1-3个芽重短截,促发的新

梢作为来年结果枝,冬剪时留5-7芽短截。

(2)留副梢法。果实收获除膜后至7月中旬,将原结果枝留副梢培养,所留副

梢作为来年结果母枝,冬剪时在副梢上留3-5个芽修剪。

(3)长留梢法。由于受棚内光照和营养的影响,易千万保护生长期所出现的

底部芽分化不良,所以冬剪时留中上部饱满芽作为来年结果芽,一般留7-10个芽修

剪。

修剪时,以上3种方法可配合或轮流进行,以保持树体良好、紧凑的结构。

(责任编辑:煜城)
下一篇:

果树秋季芽接苗剪砧妙法

上一篇:

水稻施肥要因“时”制宜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