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时节,102国道吉林省永吉县万昌镇路段的南侧,田畴整齐,稻浪翻滚。田间分布着精巧的组合式水稻田梗,可走人、可运苗、可灌溉;田头设有小型气象站,实时传递气象资料,还有信息化可视系统,24小时运转监控水稻生长状况……
“那些比水稻高一点的是生态草,说明稻田没有使用除草剂。”吉林宇丰集团董事长杨雨峰指着金灿灿的稻田说,通过选育优质品种,进行鸭田、蟹田共养的立体化种植,“精致化”生产出的绿色水稻,虽然产量低但产出却是传统水稻种植的两倍以上。
宇丰集团的“精耕细作”,体现的是当地提倡“精致农业”理念。近年来,永吉县立足自然资源优势,在确保粮食安全前提下,大力发展精致农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初步形成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雏形。
永吉地处北纬43度,既是“黄金玉米带”,也是“黄金水稻带”,拥有优质的土壤和光热资源,水源丰富水质清洁。东北历史上人少地多的特点造成了当地种植业简单粗放,品种单一,稻田和玉米田交织。万昌大米虽然名声在外,只比普通大米价格高1毛钱。近年来更逐渐被其他品牌大米超越。
2012年,永吉被农业部确定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吉林省又将万昌等3个乡镇的万公顷绿色水稻生产基地确定为万昌先导区。在此重点打造“五区”:万公顷高标准水田示范区、特色农业产业发展集聚区、多功能温泉度假旅游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和深化农村改革试验区,全面推进“精彩农业”和“精美乡村”的发展目标。
“专业化、科技化、集约化、标准化是现代农业的核心标志,永吉围绕这几化纵深推进,既要产量也要质量、效益。”永吉县农业局局长孙毓江说,目前万昌先导区52.2%的水稻田流转到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手里。土地成规模后,实施了高标准农田建设,重新规划渠系和田间作业路径;生产过程标准化、机械化、信息化,推广应用了测土配方施肥、水稻精确定量栽培、飞机航化防治稻瘟病等技术;3个万亩样板田全部实现全程机械化,并建立水稻生产全程可追溯体系。
“3个万亩样板田实现全程机械化,一亩可节约成本300多元,3万亩可增收近千万元;水稻田梗多腾出4%地块,计1200亩。先导区15万亩都打造完,效益增值近亿元。”孙毓江说。
“对比其他产粮大县,耕地面积没有优势,永吉在精致、特色、高效做文章,要大有大,要小有小,要精有精,形成立体化格局,让地尽其力。”孙毓江说。
眼下,“万昌大米”已获得国家原产地标识认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紫苏、芦笋、藜麦等特色产业逐步形成了专业化、区域化的生产格局:新鲜芦笋大部分销往韩国和新加坡;紫苏形成了全国最大的生产、加工、集散、出口基地;藜麦在金家乡已试种成功,先导区被确定为全国藜麦生产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