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和水稻品种熟期的特点,确定适宜的播种期和移栽期,保证水稻在抽穗灌浆期的气候条件处于最佳状态。根据插植密度对食用稻米品质影响情况,适当稀植和实行宽行栽培,不但有利于提高食用稻米的外观品质和食味,还有利于改善田间小气候,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可以少施农药,减少污染,提高稻米的卫生品质。移植密度随移植方式和地力状态的不同而不同。
根据品种生育期适时播种, 早稻灌浆结实期可避过高温影响, 提高米质; 晚稻可避过9 月低温影响, 使之安全齐穗。灌浆结实期的气候生态条件对米质和产量影响很大, 其中以日平均气温最显著。 随着播种的推迟, 成熟期间的日均温、日最高温、日照时数、日辐射总量的数值变化呈低高低, 相对湿度则表现与此相反, 相应的米质性状也呈规律性的变化, 如整精米率和胶稠度的变化为低高低, 直链淀粉和垩白米率的变化为高低高, 千粒重则随着结实期温度的提高而降低。结实期的日均温主要影响稻米的整精米率、粒重、垩白米率、垩白大小、蛋白质含量和糊化温度。不同的品种对温度的敏感程度不同, 但均存在整精米率和粒重形成的最适温度, 粳稻略低于籼稻, 晚稻低于中稻,中稻低于早稻,
稀播、匀播培育壮秧, 奠定高产基础稀播、匀播是搞好优质高产栽培的关键措施之一。一般播种量掌握在225kg/ hm2 左右( 本田用种量掌握在常规种60~75kg/ hm2、杂优种22.5~30kg/ hm2 左右) , 秧田可在一叶包心期喷施300mg/ kg 多效唑促进分蘖, 应注意病虫害的防治; 同时要做好基肥、断乳肥、送嫁肥的合理施用, 以利于培育带多蘖的壮秧。当秧苗长到5~6 叶, 或秧龄30d 左右即可起苗移栽。一般说来, 优质稻栽培以宽行窄株( 株行距13.3cm×20cm) 、东西引向为好。插足30 万丛/ hm2, 常规种每丛插3~4 粒谷, 杂优1~2 粒谷, 以保证每公顷的基本苗数, 达到预期的有效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