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莓又称木莓, 别名托盘、马林、覆盆子等,是蔷薇科悬钩子属( Rubus L) 的多年生落叶性灌木型果树。海尔特兹是1969 年纽约州农业试验站利用( Milton . Cuthbert ) . Durham 育出, 2000 年从中国林科院引入山西。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基生枝及根蘖苗在形成的当年即在其上部顶端形成花芽并开花结果, 可不断采收, 直至霜冻来临为止。区试表现为结果早, 丰产性和稳产性好, 果实品质优异等, 适应性和抗逆性较强, 在类似山西中部气候特点的地区均可种植。该品种于2010 年12 月通过山西省林木品种委员会认定。
1. 主要性状丛生灌木, 高1. 6~ 2. 0 m, 枝条直立性较强, 生长势强。根蘖发生能力极强。茎上刺中等多, 2 年生枝条深棕色, 其上抽生结果枝。多三出复叶, 叶背面灰白色, 小叶卵圆形或长卵圆形, 聚伞花序着生在结果枝的叶腋处, 结果的2年生枝于当年秋季死亡。聚合果成熟时为红色.至亮红色, 果实中大, 扁圆锥形, 夏果单果均重3. 19 g , 最大果重为4. 6 g ; 秋果单果均重3. 84 g, 最大果重4. 9 g 。鲜果可溶性固形物13. 54% , 可溶性糖7. 50% , 有机酸2. 28% 。花托长1. 2 cm, 果梗3. 0 cm, 针刺少。萼片较大,针刺中多。浆果亮红色, 整齐, 种子每百粒2. 84 g, 聚合果与花托易分离, 花托长圆锥形,果实较硬, 肉红色, 质细, 柔软, 鲜食酸甜适口。在晋中地区, 4 月上旬萌芽, 夏果6 月下旬开始成熟, 持续25 d 左右; 秋果从8 月下旬至9 月下旬, 采果期30 ~ 35 d, 自然坐果率接近100%。落叶期11 月下旬, 生育期210 d 左右。定植第2 年开始结果, 盛果期每1 hm2 产量可达11 151 kg 。
2. 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2. 1 . 定植
春季和秋季均可栽植, 春季以气温稳定后定植为宜, 注意及时浇水。秋栽在上冻前栽植,栽后注意浇冻水。采用( 0. 5 ~ 0. 8) m .( 2. 0~ 2. 5) m 株行距, 667 m2 定植330~ 660株。定植前应将苗木根系在水中浸泡一天一夜, 栽时蘸满泥浆, 可大大提高成活率。
2. 2 . 立架与引缚
每行一排水泥支柱, 间隔5~ 8 m, 在支柱上拉两道10 号铁丝, 第1 道离地面50 cm, 第2道离第1 道40~ 50 cm, 等结果枝条结果时, 可逐一引缚到铁丝上。
2. 3 . 整枝修剪
树莓生长旺盛, 每年有大量的基生枝, 一般每丛保留8~ 10 个即可。在春季枝条绑缚后,疏除病伤枝、干枝, 依枝条的状况剪留; 密度每株保留8~ 10 枝。夏季修剪在基生枝全部萌发后, 枝条长到30~ 40 cm 时, 主要对基生枝留强去弱, 剪口贴近地面。秋季在果实采收结束后,对结果母枝剪除, 当年基生枝一般保留8~ 10个, 并适当短截。休眠期修剪是在入冬埋土防寒前, 截短基生枝, 一般保留1. 0~ 1. 3 m 长为宜。
2. 4 . 肥水管理
基肥以农家肥为主, 于秋季落叶后结合冬浇施入, 一般667 m2 施优质土杂肥4~ 5 t。追肥根据树体生长状况, 一般分3 个时期进行, 第1 次追肥在开花后至幼果形成期, 以氮肥为主,每667 m2 施尿素50 kg; 第2 次7 月下旬至8月中旬, 以磷、钾肥为主, 每667 m2 施30 kg ; 第3 次结合秋季采果后一同追施, 每667 m2 施三元复合肥25 kg。灌水可结合每次施肥进行,在果实开始膨大到成熟要加大浇水量。一般在浇水后2~ 3 d 进行中耕除草, 深度10~ 15 cm为宜。
2. 5 . 适时采收
该品种果实陆续成熟, 采收可分不同批次进行, 果实颜色由亮红色向暗红色转变时即表明可以采收。一般每隔1 d 采收1 次, 采后的果实应放在阴凉处或放入冷库保存或销售。
2. 6 . 防寒越冬
树莓在北方地区必须埋土防寒越冬, 通常在浇足冻水后, 土壤上冻前进行。先将树莓进行捆绑, 在其基部弯曲处堆好枕土, 再进行埋土。应在距植株较远处取土, 以免伤根。翌年春再撤土解捆, 撤土时注意稍晚些, 防止抽条和晚霜危害, 并注意及时灌水。2. 7 . 病虫害防治树莓的主要病害是根腐病和白粉病, 根腐病可用70% 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稀释成1 000~ 1 500 倍液浇灌根部防治; 白粉病可于早春发芽前、开花后及幼果期3 个关键时期用25% 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 000~ 1 500 倍液喷雾防治。虫害主要有树莓穿孔蛾和蚜虫, 树莓穿孔蛾可在5 月初至6 月上旬初龄幼虫期用2. 5% 溴氰菊酯2 000~ 3 000 倍液喷雾防治; 防治蚜虫可在幼虫从卵虫孵化转移到开放的芽上时和开花前出现蚜虫迁移时用2. 5%扑虱蚜乳油2 000 倍液和20% 灭扫利乳油2 000 倍液交替使用防治。
手 机: 400-811-6650转379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