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玉米这样收每亩可增产100斤!

2019-01-02 08:16:25浏览:58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一、看玉米生长特征,确定玉米最佳收获期。玉米的成熟期需经历乳熟期、蜡熟期、完熟期三个阶段。因玉米与其他作物不同,籽粒着生

一、看玉米生长特征,确定玉米最佳收获期。

玉米的成熟期需经历乳熟期、蜡熟期、完熟期三个阶段。因玉米与其他作物不同,籽粒着生在果穗上,成熟后不易脱落,可以在植株上完成后熟作用。因此,完熟期是玉米的最佳收获期。

若乳熟期就过早收获,这时植株中的大量营养物质正向籽粒中输送积累,籽粒中尚有45%-70%的水分,此时收获的玉米晾晒会费工费时,晒干后千粒重大大降低。据试验,乳熟期收获一般可减产20%-30%,而且品质明显下降。

完熟期后若不收获,这时玉米茎秆的支撑力降低,植株易倒折,倒伏后果穗接触地面引起霉变,而且也易遭受鸟虫危害,使产量和质量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玉米是否进入完熟期,在其植株正常成熟情况下,可以从外观特征上看:植株的中、下部叶片变黄,基部叶片干枯,果穗黄叶呈黄白色而松散,籽粒乳线消失,黑层出现,变硬,并呈现出本品种固有的色泽。

一看乳线位置

乳线是玉米粒胚(即通常所说的玉米脐,可用于榨油——玉米胚芽油)与胚乳(即食用玉米的主要部分,富含淀粉)的分界线,黑层(或为黑色层)是玉米粒与穗轴的分界线。当玉米粒黑层开始出现并逐渐加深时,说明玉米趋于成熟。

玉米籽粒灌浆充实的顺序是:果穗中部快于下部,下部又快于上部。从一个籽粒看:从籽粒顶部开始向基部充实。在灌浆充实的过程中,从籽粒胚的背面可以看到籽粒顶部向基部的颜色由深变线,其中有一条明显的界线,称为乳线。

据观察和测定:当乳线处于距顶部三分之一的位置时,千粒重为299克,为成熟时粒重的90.9%;当乳线处于籽粒二分之一的位置,千粒重为323克,相当于成熟时的98.9%;当乳线处于基部并消失时,千粒重为329克,达最大值。

二看绿叶片数

据考察得知:当果穗苞叶枯黄,植株中上部仍有7-8片绿叶时收获,千粒重为318克,相当于成熟时粒重的92.9%;当果穗苞叶枯黄,植株还有5片左右绿叶时收获,千粒重为333克,为成熟时粒重的98.8%;当果穗苞叶枯黄并松动,植株只有1-2片绿叶的时收获,千粒重最高,为345克。

三看灌浆时间

从玉米分期收获结果得知:授粉后50天,千粒重最大值时为344克;授粉后45天,千粒重为336.9克,相当于成熟时的98.8%;授粉后40天,千粒重为313克,相当于成熟时的90.9%;授粉50天以后,因呼吸作用消耗,粒重开始下降,在授粉55天以后,千粒重为336克,下降1.8%。

从玉米生长特征的“三看”中得知:在玉米授粉后45-50天,籽粒乳线开始消失,果穗苞叶枯黄并松动,植株绿叶不超过5片时,这时收获玉米最适宜,是玉米最佳的收获期,产量高,品质好,效益大。

二、推算时间,确定玉米收获期。

一般情况下,按玉米生育期延长10天左右进行收获为宜。例如:郑单958生育期96天,可在正常播种之日起、土壤能够正常出苗计算生育期,延长10天左右,106天左右进行收获。如播种时间在6月1日,可在9月17日左右进行收获。

因晚收玉米的含水量一般在30%-40%左右,可听好天气预报,在晴朗天气进行晾晒,在含水量20%-30%时,及时进行脱粒晾晒,晾晒到玉米含水量在14%以下为宜。

各地玉米收获最佳时间

一般在8-10月,全国各地不一致。玉米种植分春播和夏播,北方主要是春播,主指辽宁、吉林、黑龙江及河北的北部等,其他地方基本以夏播同时也有春播,北方玉米成熟期一般在9月15日—9月23日,南方多为10月中旬以后。

河北玉米收获时间

河北省夏播一般在9月中下旬至10月中旬成熟,春播一般在9月初至9月中旬。

河南玉米收获时间

豫北及豫西地区适播期以10月4日至13日为宜,局部丘陵山区10月初播种为宜;

豫中、豫东地区适播期为10月8日至17日;豫西南地区适播期为10月15日至23日;

豫南地区适播期为10月17日至26日。

山东玉米收获时间

因为山东地区春玉米播种时间早,生育期长,所以产量高。山东地区一般4月初种春玉米,8月末收获。

黑龙江玉米收获时间

黑龙江普通玉米成熟期一般都在每年的十月一日(或中秋节即农历八月十五)前后。

收获后也不能忽略这些!

一是脱粒的玉米,抓紧时间进行晾晒,入库时,玉米含水量必须在14℅以内。

二是果穗收获后,要及时脱壳,及时晾晒,堆放在朝阳的地方晾晒降水,并经常翻动,不要因农事忙而导致玉米霉烂、霉变而受损失。

三是不要随意焚烧玉米杆,玉米杆可以做青饲料或秸秆还田改良土壤。

四是去除杂质,晒干后的玉米要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妥善贮藏,注意防鼠、防霉和防虫。

(责任编辑:小城)
下一篇:

玉米种子活力鉴别法

上一篇:

油菜长相异常原因何在?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