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抓好水稻种子处理技术有效预防水稻种传病害

2019-01-02 09:28:29浏览:655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播种前进行种子处理是防治水稻种传病害最有效、经济、简便的方法,是病害防治、培育壮秧、夺取高产的一个重要环节。水稻通过种子

播种前进行种子处理是防治水稻种传病害最有效、经济、简便的方法,是病害防治、培育壮秧、夺取高产的一个重要环节。水稻通过种子带菌传播的主要病害有恶苗病、稻瘟病、稻曲病等,近年来,我县水稻恶苗病和稻曲病呈加重发生的趋势,水稻恶苗病作为一种常见病害,防治方法已经比较成熟,只要规范种子处理技术,就可有效得到防控。当前正值我县春耕备耕的高潮,请各乡镇农技人员务必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认真抓好辖区内水稻种子处理工作,切实加强技术指导,把好水稻病害防治第一关,为水稻增产增收奠定良好基础。

一、水稻种子处理技术要点

1、药剂浸种:选用咪鲜胺浸种,严格按每包(10毫升)兑水20公斤(2000倍液)进行浸种。

2、浸种时间足,不低于3天3夜(72小时);

3、几种药剂不能混用,严禁在药液中加入石灰;

4、不能将种子装入编织袋内浸种,不同品种分别单独浸种;

5、兑水量以药液面高出种子层面10-20厘米为标准;

6、浸种过程中液面要保持静止状态,中途不能搅拌,也不能重复利用药液;

7、浸种容器需加盖,并置于阴凉避光处。在浸种时要做好防护工作,注意用药安全,用完的药袋和浸种后剩余药液要妥善集中处理,不能随地丢弃,防止污染环境。

二、秧田期管理技术措施

1、施足底肥,科学育秧。每亩秧田施用腐熟的细农家肥500-750公斤作底肥,可加复合肥40-60公斤,大力推广旱育秧技术。

2、适时播种,提高播种质量。我县水稻适宜播种期为3月10日-20日(惊蛰-春分)。

3、扣种稀播,培育带蘖壮秧。实施精确定量、扣种稀播技术,亩播种量严格控制在40公斤。

4、温度管理。一叶期内以密闭保温为主,膜内温度达到35℃以上应及时通风降温,秧苗进入二叶期后,根据气温情况,做到早通风、多炼苗,适时揭膜。

5、水分管理。 育苗期以控水为主,促进根系下扎和地上部分健壮生长。如早晨叶尖吐水少或无水珠应浇水,最好在上午或傍晚浇,以洒水湿透土层3厘米为宜。

6、肥料管理。在秧苗长到二叶左右时,每亩施尿素9-10公斤。移栽前7-10天,每亩追施尿素9-10公斤“送嫁肥”。中后期表现脱肥,用1%的尿素液洒施,每平方米100-200克,施肥后淋清水洗苗,以防烧苗。

7、秧苗病害防治。揭膜后2-3天,每亩用3%广枯灵70-100毫升兑水60毫升进行喷雾,能有效地预防立枯病、青枯病,减少死苗。移栽前7-10天,每亩用40%硫环唑100-150g或75%三环唑20g等药剂兑水60公斤喷雾预防苗瘟。

(责任编辑:煜城)
下一篇:

红富士苹果促着色措施

上一篇:

春耕玉米种植前应该注意啥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