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地花卉气害就是保护地栽培条件下,由于土、肥、气、温管理等不合理,导致一些有毒气体产生,因环境封闭气体不易逸散,在保护地内积累,危害作物生长。特别是冬春季节,气温偏低,棚室透气性差,加上放风不及时,内外气体不能及时交换,致使棚室花卉会受到有害气体危害,轻者叶片黄化、干尖,生长不良,观赏价值降低,重者植株死亡,故应特别注意大棚和温室内有害气体的发生及预防。(一)保护地花卉气害发生的原因(1)施肥不合理 施用未经腐熟的有机肥,未经腐熟的有机肥在发酵时会发生亚硝酸气体、二氧化硫、硫化氢等有毒气体。过量施用碳铵、硫铵、尿素等化肥或化肥施用太浅、撒施于表土以及施肥后浇水不及时,都会产生氨气和亚硝酸气体。(2)加温不科学 冬春季节,棚室加温时,使用劣质煤,或煤炭燃烧不完全,或炉体设计不合理、安装粗糙等原因,都会产生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此外,薄膜质量差,用药过度也会引起花卉发生气害。(二)保护地花卉气害种类保护地花卉气害中发生较多、危害较大的是亚硝酸气体中毒、氨气中毒,其次是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和塑料薄膜挥发的有毒气体(如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正丁酯、已二酸二辛酯等)等。(1)亚硝酸气体中毒 亚硝酸气体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硝化细菌活力下降,亚硝酸盐向硝酸盐转化过程受阻,土壤中亚硝酸积累并分解为一氧化氮气体逸出,再经空气氧化成二氧化氮即亚硝酸气,伤害植物。土壤中亚硝酸积累的条件是:有相当数量的氮存在:pH≤5;土壤温度较低。土壤中亚硝酸气体气化并大量释放逸出往往由于升温促成,故亚硝酸气体中毒以在低温条件下天气转睛骤然升温时出现为多。施入土壤中的氮肥都要经过有机态~铵态~亚硝酸态~硝酸态这个过程,最后以硝酸态氮供植株吸收利用。当土壤呈酸性或氮施肥量过大时,上述过程中途受到阻碍,使亚硝酸不易转化成硝酸,并在土壤中积累,产生亚硝酸气和一氧化氮气释放于棚内,如放风不及时,当浓度达到每升2毫升时,即出现中毒症状。受害的作物最初叶缘或叶脉间产生水浸状斑点,逐渐失绿,1~2天后变成黄白或黄褐色、枯萎。受害组织与健全组织间界限明显。受害症状通常以中位叶最严重,生长点附近的新叶一般不会受害。受害严重时在早上换气后叶片开始慢慢萎蔫,几乎所有花卉的受害症状都是如此。这种情况多出现在施肥后的10~15天。如非洲菊、满天星等易出现上述症状。(2)氨气中毒 中性到碱性土壤,大量施用铵态氮肥时,由其分解产生的氨在土壤中积滞,遇强光照射温度急剧上升时,氨气化逸出;或者在使用铵态氮肥之后,施用石灰或碱性肥料,产生气体氨。氨经气孔进入植物,伤害细胞,受害植株一般先在中位叶出现水浸状斑点,干枯时呈黄白色或淡褐色,严重时可造成整株凋萎死亡。一般认为,当保护地空气中氨的浓度达到每千克5毫升时,仅几个小时蔬菜就会中毒死亡:氨的浓度达到4%时,植物经24小时即会死亡。如切花月季常常会表现为上述症状。氨害多发生在植株外侧的叶片上,新叶受害尤为严重。(3)二氧化硫气体中毒 温室加温中采用煤火或锯末燃烧加温时,因燃烧不充分或烟道不通畅以及燃料中含硫较多或施用未完全腐熟的肥料而分解释放出来二氧化硫气体,致使大量二氧化硫产生。受危害的一般是生理活动最旺盛的叶片,整个叶片好象开水烫过的样子,并逐渐褪绿。二氧化硫一般从叶子背面气孔侵入,破坏叶绿体,出现组织脱水,受害部分形成白斑,进而干枯,严重时整株叶子变绿色网状,叶脉也很快干枯。如满天星、康乃馨等受到危害后就表现出这种症状。(4)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中毒 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是一种农膜增塑剂,用含有此物质的塑料薄膜覆盖温室或含有这种物质的塑料制品在保护地中使用,易产生有毒气体,对作物有害。对这种气体敏感的花卉幼苗,受害症状为叶片颜色变淡,逐渐变黄、变白,两周左右几乎全株枯死,温度高时危害加重。资料表明,当邻苯二甲酸-2-异丁酯等有害物质在水滴中的含量达到每升10至20毫克,水滴经雾化,通过根部或叶面吸收后,便会产生严重的毒害作用。(5)乙烯和氯气中毒 聚氯乙烯薄膜在使用过程中也会挥发出一些乙烯气体,从而危害花卉生长。当空气中乙烯浓度达到0.1毫克/升时,对乙烯敏感的花卉叶片开始下垂弯曲,叶子褪绿变黄或白,严重时死亡,对已开花结果的植株,造成落花落果,幼枝弯曲。聚氯乙烯薄膜中由于原料不纯而挥发出氯气,当氯气侵入叶片组织后,叶绿体首先遭到破坏,进而褪绿发黄、变白,严重时枯死。空气中氯气浓度达每升0.1毫克时,便会使叶片出现浅褐色不规则斑点,严重时叶片变为白色甚至脱落。保护地内乙烯达到1毫克/升时,便会使花卉叶尖、叶缘间发黄,甚至变白干枯。(6)一氧化碳 大棚采用煤火加热时因燃烧不彻底或通风不畅而产生大量有害的一氧化碳,当浓度达到每升2至3毫克时,对一些草本花卉产生危害。受害叶片开始时叶表面、叶脉组织变成渍状,继而变白变黄,最后变成不规则的坏死病斑。(7)用药过度 采用烟雾剂(如百菌清、速克灵)或熏蒸剂(敌敌畏)过量,以及施用熏蒸剂不合理(如福尔马林、溴甲烷只能在空棚内使用,在植物生长季节使用易产生药害),也会使得花卉植物出现叶片黄化、干尖等现象。尤其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受害更严重。(三)保护地花卉气害的简易诊断(1)外形诊断 根据温室花卉产生气害的各种危害症状来判别,特别是注意观察气害发生的叶位,以及受害部位和正常部位的界限。(2)检测棚顶露滴酸碱度 检验塑料大棚内氨气和亚硝酸气体是否过量,最简便、最常用的方法,是测定从大棚顶上滴下的水滴的酸碱度,即pH值。口尝露珠,味觉也有助于判断,舌舔露滴,有滑溜感为氨,如味涩者则为亚硝酸。(四)保护地花卉气害的综合防治大棚内的有害气体,不仅影响花卉的生长发育,同时也直接危害着花农的身体健康,一定要积极采取措施进行防治。(1)合理施肥 这是防止保护地气害的根本措施。大棚温室花卉施肥要以优质土杂肥为主,适当增施磷、钾肥,尽量少施氮肥。氮肥的施入以底肥为主,追施为辅。不施饼肥和人粪尿,尤其不要施含氮和硫化物的化肥,忌用碳酸氢铵,需要施肥时,应严格按照“少量多次”的追肥原则进行。尿素、硫酸铵作追肥时应少施,且最好用水稀释成500倍液后浇施;有机肥须经充分腐熟后方可施用。大棚用于育苗的,只要苗子生长正常,可不追肥。苗子长势弱的,冬季应选择晴天上午11时进行叶面喷肥,春季应在通风后喷肥。(2)及时通风换气 这是防止保护地气害的重要措施。每天早晨用pH试纸测棚膜上露水。正常情况下,水滴的pH值为7.0~7.2,即中性或略显碱性,如水滴为碱性,说明氨气过多;水滴呈酸性,亚硝酸气体过多。pH值在5.5以下,即会造成危害。须及时放风。在不影响温度的情况下,尽可能增加通风换气的时间,以排出有毒有害气体,使棚内的气体成分接近棚外的气体成分。冬天一般上午8~9时开门通气。春季通风时间逐渐延长,尤其在中午不要忘记开门通风,阴天尽量在中午进行通风,即使雨雪天,也要在中午进行短时间的通风换气,以尽量减少棚内有毒气体和降低空气湿度。低温季节追肥后应适当加大通风量,排除有毒气体。一旦发生危害,则采取棚屋通风换气,充分灌水淋洗。对亚硝酸气体中毒的还要及时用石灰矫正土壤酸性,也可用亚硝化细菌抑制剂。(3)精心管理,安全加温 炉体和烟道设计要合理,安装要密闭。不用含硫量高的劣质煤,而且要待煤正常燃烧后再将煤炉搬入棚内,防止燃料不完全燃烧产生有毒气体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夜间加温后第二天需通风换气,最好采用管道加温或电热加温。(4)选用优质塑膜 尽量不用含增塑剂以及其他助剂的聚氯乙烯膜,减少农膜自身有毒气体挥发。使用聚乙烯无滴膜,还有利于改善棚内光照和温湿度条件,以减少毒源,防止危害,促进花卉生长。(5)正确、合理地使用化学药剂,特别是烟雾剂。(6)补救措施 植株出现中毒症状时,应找出原因,除采取针对性措施外,还应浇水、施肥、松土等,促使受害植株恢复生长。大棚花卉遭受二氧化硫危害,及时喷洒碳酸钡、石灰水、石硫合剂或0.5%合成洗涤剂溶液;遭受氨气危害,在叶的反面喷洒1%食醋溶液,均有明显效果。(作者:张建国 单位:浙江林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