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适宜的刈割时期
单位面积饲草的产量和各种营养物质的含量,主要取决于饲草的收割期。确定饲草适宜收获期既要考虑草种因素,要因种而异,不能生搬硬套,又要考虑利用方式。例如以调制干草为目的时,多年生豆科饲草以现蕾至开花期为宜,禾本科饲草以抽穗期为宜。青刈利用时,禾本科宜在拔节期收获。一年生豆科再生性较差,宜在结荚后期一次性刈割。
2 、刈割频次和刈割间隔
通过适时收获技术,实施多次刈割收获,并不等于无节制的频繁刈割。为了保证草地长期高产稳产,必须要严格控制饲草的刈割次数。以紫花苜蓿为例,不同区域刈割次数和间隔是不同的,北京地区一年可刈割4~5次,而在东北、内蒙古—般只能刈割2~3次、在华北南部,如河南南部、苏北等淮河流域可刈割5~6次。另外最后一次刈割应在冬至停止生长前2~4周时进行;多数禾本科饲草第一茬草适宜在抽穗期收获,以后30~40天可刈割—次。
3 、留茬高度
刈割的留茬高度,对饲草的产量、质量、饲草的再生和下一年的生长也有很大影响。不同种类饲草的再生生长点不一致,要求的留茬高度不同。一般而言,豆科饲草中从根茎萌发新枝条的紫花苜蓿一般留茬高度在4~5cm。禾本科饲草中的上繁草.如无芒雀麦、黑麦草、猫尾草和冰草等—般留茬高度在6~8cm,而一些从茎枝腋芽上萌发新枝的牧草,留茬高度要求20cm以上,以利其恢复和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