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大麦黄花叶病的危害与防治方法

2018-11-14 09:52:16浏览:484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导语:大麦黄花叶病是大麦常见的重要病害之一,在长江流域一带时有发生,江苏、浙江、上海、安徽、湖北等省(市)也常见,下面
  导语:大麦黄花叶病是大麦常见的重要病害之一,在长江流域一带时有发生,江苏、浙江、上海、安徽、湖北等省(市)也常见,下面山村小编为您介绍大麦黄花叶病的危害及其发病条件与防治方法。
  一、大麦黄花叶病的症状与危害
  叶片现黄绿色至黄色花叶。初发病时心叶上现与叶脉平行排列的浅黄绿色短线条状至椭圆形不规则形小病斑。二棱大麦染病现锈褐色坏死斑,后病斑不断增多扩大现黄色花叶,严重的病叶变深黄色至橙黄色,似生理性发黄;后期黄色花叶转成黄色条斑,粗叶脉呈绿色,有的剑叶鞘、颖壳也生黄斑。病株略矮,易早枯或不抽穗。

大麦黄花叶病
  二、大麦黄花叶病的发病条件
  大麦黄花叶病发病与品种、栽培制度和气候条件有关。大麦苗期10cm表土土温高于8.5℃开始发病,土温低于5.5℃则不发病。品种抗病性有差异:多棱大麦发病轻,二棱大麦、早播及连作地发病重。 1、品种。抗病品种发病轻,感病品种发病重。如大麦矮秆齐、元麦757较抗病,早熟3号、元麦早熟41号发病较重。
  2、栽培制度。连作地发病有逐年加重趋势,水旱轮作有利于减少传毒媒介,因此发病减轻。
  3、气候条件。秋、冬适温多雨,第2年春天温度回升早而多雨,则有利于病害发生。
  三、大麦黄花叶病的传播途径与防治方法
  病毒粒体线条状,长100、200、275~300nm,大小多为525~600*15~20(nm),无包膜。病毒存在于细胞质内,可产生风轮状或束状内含体。致死温度55~60℃,体外存活期2~3天,稀释限点1000倍。它能通过病根、病土及病田水流等传染。传毒介体是禾谷多粘菌,田间主要借病土传染,病田10cm以内的表土传病力强。病土距种子10cm以内发病率高,距种子30cm也能染病。田间感染主要在出苗后1个月,3月中旬病株显症。
  其防治方法如下:
  1、选育抗病耐病品种。如甬麦2号。
  2、实行4年以上大面积轮作。
  3、严防病土转移或扩散。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杀虫单可以防治哪些虫害?杀虫单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

上一篇:

大麦叶锈病怎么防治?大麦叶锈病防治方法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