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相当多的菇农咨询羊肚菌的人工栽培技术,据称见到某广告上说:“羊肚菌容易栽培,房前屋后均可生产……”为此,本版编辑特咨询了河南农业大学食用菌栽培专家申进文教授。
据申进文教授介绍,羊肚菌俗称羊肚菜、羊肚蘑,因其菇盖表面凹凸不平,形态酷似羊肚(胃)而得名,是世界上珍贵的稀有食用菌,含有多种人体需要的氨基酸,营养价值很高。羊肚菌的研究历史已将近100年,内容较多,它的人工驯化栽培一直是国内外菌物学家致力研究探索的课题之一。近几年,国内对羊肚菌的研究也有多篇报道,主要限于资源考察、菌种分离鉴定及菌核发生条件的试验等初级工作。
由于羊肚菌具有特殊的生物学特性,要实现人工栽培的困难极大。多数食用菌属于担子菌,担子菌的单倍菌丝经一次细胞结合形成双核化菌丝体,只需供给必要的养料,每年都可以产生新的子实体。而属于子囊菌的羊肚菌,其单倍体菌丝在每次产生子实体时均需经体细胞形成双核化菌丝。因此栽培羊肚菌存在着既要促使子实体原基形成,又要激发双核化菌丝体形成的双重困难,栽培难度比一般担子菌大得多。
现在市场上号称能人工栽培的羊肚菌,一般都不是正品的羊肚菌,而是羊肚菌属。如黑脉羊肚菌、圆锥羊肚菌、美味羊肚菌、皱柄羊肚菌,以上种类虽然与正品有类似功效,但其价值仍远远落后于正品的羊肚菌。
申进文教授说,国内外虽有报道称已实现羊肚菌的人工栽培,但目前人工栽培技术仍未成熟,迄今为止未见商品化人工栽培羊肚菌成功的报道。在羊肚菌的人工栽培过程中,仍有一些技术难题没有彻底解决。
因此提醒广大种植户,在科研人员尚未对羊肚菌形成完整、成熟的人工栽培技术以前,冷静对待商家广告,不要上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