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水果产量大幅上升,利用落果、次果、晚熟果及库存积压果生产果酱也日渐普遍。为保证果酱质量,避免经济损失,加工时要认真把握三点:
一是浸泡关 果酱加工时容易变色,其原因一是削皮或切分后的果实直接接触空气中的氧气,促使果肉组织中的氧化酶活性增加,导致的氧化变色,这叫“酶促褐变”;
二是果肉内的含氮养分与糖共煮所产生的“非酶褐变”引起的。为防止和减轻变色现象,果实在削皮或切分后,应立即浸泡于1%—2%的食盐水溶液中或0。1%、0.2%的稀酸溶液中。如果采用亚硫酸氢钾、偏重亚硫酸钠等亚硫酸盐溶液浸泡,则能同时防止上述两种变色发生。配制浓度以其有效成分二氧化硫不超过0.1%为宜。二是预煮关 新鲜水果含有80%左右的水分、部分碳水化合物及少量的蛋白质、无机盐、维生素等,这种环境很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将果肉移人不锈钢锅或铝锅中,加水预煮,可使细胞中的微生物失去活性,并使果肉充分软化。果肉充分软化后,在后面的糖煮工序中,就能尽可能多地吸收糖分,提高细胞液的渗透压,从而更能有效防止微生物的繁殖。预煮过程要不断搅拌,以免果肉受热不均,软化不良。
三是糖分关 微生物是在本身细胞的渗透压高于体外溶液的渗透压时,才能获得生命活动所必须的水分和营养物质。相反,当外界溶液的渗透压高于微生物细胞的渗透压时,微生物细胞内的水分便会因反渗透作用而失去,使其生命活力终止。添加足够的糖分,即是利用高浓度的糖产生的高渗透压来迫使微生物死亡,从而使果酱能够长期保存。果酱中糖的浓度一般要在60%-65%,个别品种甚至要达到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