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如何预防香菇转色失败

2019-01-02 19:37:41浏览:674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失败原因: 1.培养料配方中麸皮用量过多,造成菌丝营养过剩;2.脱袋时菌丝尚未达到生理成熟,脱袋后菌丝继续生长,造成菌丝徒
失败原因: 1.培养料配方中麸皮用量过多,造成菌丝营养过剩;2.脱袋时菌丝尚未达到生理成熟,脱袋后菌丝继续生长,造成菌丝徒长;3.脱袋后气温偏高25℃以上,造成菌袋表面气生型菌丝徒长;4.脱袋后气温偏低18℃以下,表面气生型菌丝生长缓慢或停滞;5.脱袋后菇床内湿度不足或遮阳不够,造成菌棒失水,抑制了表面气生型菌丝的正常生长;6.发生病虫害。前3种情况往往造成菌棒转色太慢,菌皮过厚,颜色发黑,出菇明显推迟,菇量少,个体大,潮次不明显,秋冬菇比例大大下降;后3种情况易导致菌棒不转色或转色很浅,菌皮太薄,保护作用差,出菇快,朵小,畸形菇多,产量、质量大幅下降。预防措施: 1.培养料中麸皮的比例应控制在20%~22%,用桑枝木屑时麸皮用量应少于20%;2.菌丝达到生理成熟时再脱袋,其成熟的标志是:袋内瘤状凸起由硬变软,接种穴附近变成咖啡色,有香菇原基形成,菌棒富有弹性。成熟度适宜的菌棒转色容易控制,出菇整齐,潮次明显;3.掌握好栽培季节,脱袋时气温以20℃~25℃为宜。脱袋后遇高温天气则要加厚遮阳物,加强通风,提高菇床及环境的湿度,防止菌棒脱水。如遇低温则盖严薄膜,增加迎风面篱笆的厚度,以防冷空气直接吹入菇床。中午前后要增光增温;4.脱袋后菌棒易失水和遭病虫害,因此在脱袋前菇床要进行消毒并保持湿润状态,做到边脱袋边覆盖,膜内湿度保持在60%~95%。初次栽培香菇的农户可采用破袋后先出一潮菇再逐步脱袋的办法,虽然费时但容易掌握。
(责任编辑:小城)
下一篇:

草菇死亡原因及防治对策

上一篇:

双孢菇病虫害防治八要点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