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角茴香(Illicium verum Hook.f.),是木兰科八角属植物,是我国南方重要“衣食同源”经济树种,主要分布在我国广西、广东、云南等省。其干燥成熟果实含有芳香油5%~8%、脂肪油约22%及蛋白质、树脂等,为我国特产香辛料和中药,也是居家必备调料,在食品加工业及香料工业广泛应用;同时八角具有键脾止咳功效,医药上用于治疗神经衰弱、消化不良、疥癣等症。我过目前消费大约95%用做香料,5%作为药物使用。
性状:本品为聚合果,多由8蓇葖果组成,放射状排列于中轴上。蓇葖果长1~2cm,宽0.3~0.5cm,高0.6~1cm;外表面红棕色,有不规则皱纹,顶端呈鸟喙状,上侧多开裂;内表面淡棕色,平滑,有光泽;质硬而脆。果梗长3~4cm,连于果实基部中央,弯曲,常脱落。每个蓇葖果含种子1粒,扁卵圆形,长约6mm,红棕色或黄棕色,光亮,尖端有种脐;胚乳白色,富油性。气芳香,味辛、甜。
性能:辛,温。归肝、肾、脾、胃经。
功能与主治:温阳散寒,理气止痛。用于寒疝腹痛,肾虚腰痛,胃寒呕吐,脘腹冷痛 。
注意:阴虚火旺者慎服。
伪品:它伪品很多,这里只说一个比较重要的!红茴香:
来源:八角科红茴香 Illicium henryi的干燥成熟果实。
主要区别:红茴香有14个角,大料只有8个角!
注意:此药有剧毒,不可当八角茴香食用。
八角是八角树的果实,学名叫八角茴香,为常用调料。八角能除肉中臭气,使之重新添香,故又名茴香。八角是我国的特产,盛产于广东、广西等地。颜色紫褐,呈八角,形状似星,有甜味和强烈的芳香气味,香气来自其中的挥发性的茴香醛。
八角是制作冷菜及炖、焖菜肴中不可少的调味品,其作用为其他香料所不及,也是加工五香粉的主要原料。
营养分析
1. 八角的主要成分是茴香油,它能刺激胃肠神经血管,促进消化液分泌,增加胃肠蠕动,有健胃、行气的功效,有助于缓解痉挛、减轻疼痛;
2. 茴香烯能促进骨髓细胞成熟并释放入外周血液,有明显的升高白细胞的作用,主要是升高中性粒细胞,可用于白细胞减少症。
相关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 适宜痉挛疼痛者、白细胞减少症患者食用;
2. 不适宜阴虚火旺者食用。
食物相克
补骨脂恶甘草,忌诸血。
制作指导
1. 八角在烹饪中应用广泛,主要用于煮、炸、卤、酱及烧等烹调加工中,常在制作牛肉、兔肉的菜肴中加入,可除腥膻等异味,增添芳香气味,并可调剂口味,增进食欲;
2. 炖肉时,肉下锅就放入八角,它的香味可充分水解溶入肉内,使肉味更加醇香;
3. 做上汤白菜时,可在白菜中加入盐、八角同煮,最后放些香油,这样做出的菜有浓郁的荤菜味;
4. 在腌鸡蛋、鸭蛋、香椿、香菜时,放入八角则会别具风味。
食疗作用: 八角有温阳散寒,理气止痛的功效。
药用植物栽培:
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潮湿气候,产区多在北纬25°以南,年降水量需1000mm以上,相对湿度80%以上。
冬、春旱季有露、雾,年平均气温19~23℃,最冷月平均气温10℃以上。幼树喜荫,成年树喜光。忌强光和干旱,怕强风。以土层深厚、疏松、腐殖质含量丰富、排水良好的偏酸性的壤土或砂质壤土栽培为宜。
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选二十年生以上植株、结实多,含油量高无病虫害的作留种树。9~10月采收果皮由绿色变黄褐色的成熟果实,随采随播,或用湿沙层积贮藏至第2年1~2月播种。条播,按行距15~20cm开条沟,沟深4cm,按株距3~4cm播种子1粒,用草灰拌细上覆盖,厚度约3cm,再用稻[FS:PAGE]草或茅草覆盖。在幼苗出土前,要经常淋水,促进发芽。出苗后撤去覆盖物,立即插树枝或搭棚遮荫,至11月再拆去。苗床要经常松土除草,结合施肥,早期以氮肥为主,后期以磷、钾肥为主。移苗造林季节在2月新芽未萌动前进行。实用林用2年生苗,一般行珠距各为5m左右,每1hm2 390株;叶用林用3年生苗,行株距各为1.33m左右,每1hm2 5 625株。
田间管理 定植后3年内宜有天然荫蔽树遮荫,可与农作物间作,3年后要求全光照。每年中耕除草2次,均在收果前,第1次在1~2月,第2次在7~8月。追肥2次,在采果后可施绿肥、厩肥及过磷酸钙等肥料。每隔3~5年垦复施肥1次,要及时截干打顶、整形。
病虫害防治 病害有炭疽病,可喷1:1:120波尔多液防治。虫害有八角尺蠖,在幼龄期喷马拉松1000倍液防治。另外还有金花虫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