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别名绵苠、绵黄芪,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人药。生药称黄芪,具有补气固表、托疮生肌、利水等功效,是我国著名的常用滋补药材。
一、黄芪的生长发育及习性
黄芪为多年生草本。主根粗长,顺直,长度一般为40-50匣米。茎直立,株高奶—100厘米。花期6-7月,果期7—9月。
黄苠具有喜冷凉、耐旱性强和怕涝的习性。种子萌发不喜高温,但需充足水分。幼苗细弱怕强光,成株喜充足阳光。幼苗的根吸收水分和养分能力强,水分多时也能生长良好。随着生长发育进展,吸收功能逐渐减弱,贮存能力增强,主根变粗大,此时不耐高湿和积水,水分过多易发生烂根。土壤质地、肥力和土层厚度对产量和品质有很大影响。土壤黏重,根生长缓慢、畸形;土壤沙性大.根纤维木质化,粉质少;土层薄,根多横生、分枝多、质量差。要获得优质黄芪,以沙壤土、冲积土为臣。
二、栽培技术要点
1.选地与整地
选择适宜的土壤是黄芪高产、优质的关键。应选择地势高、排水良好、疏松而肥沃的沙壤土或冲积土。地下水位高、土壤湿度大;质地黏重、低洼易捞的土壤不宜种植。整地以秋翻为好,黄芪是深根性植物,必须深翻;耕深40厘米以上。结合耕地施足底肥,亩施农家肥2500—3000千克,或磷酸二铵20千克、尿素10千克、钾肥赡千克,或复合肥100千克。
2.繁殖方法
有种子直播、育苗移栽和根茎繁殖,其中以种子直播为主。育苗移栽的.侧根多,为鸡爪芪,商品质量差。由于黄芪根人士深,收获费工,近年来生产中也有用根茎繁殖的。
(1)种子直播
黄芪种子皮厚;透性差,吸水力弱,发芽率低,应进行种子处理。把选好的种子放入50度温水中浸泡6-12小时,捞出后装入布袋催芽。夏播时直接播种,出苗整齐、苗匀。可春播、伏播、秋播。春播—般在3—4月份地温稳定在5—8t时播种,播后及时补墒,十五天左右出苗。伏播在6~7月雨季到来时播种,5—7天即可出苗,但强光直射,幼苗长势弱。秋播—般在上冻前,地腽降到o—5度时再播种,适当晚播,能保证种子以休眠状态越冬,播种过早;种子萌动,抗寒力下降,应适当增加量。播种深度2~3厘米为宜,播种过深,会造成缺苗断垄。播种量一般为每亩1-5—2千克,行距为20—30厘米。
(2)育苗移栽
育苗,按行距15-20厘米播种,每亩播种量5千克左右。苗高13-15厘米,根长达到15厘米时,即可移栽。最好边起边栽,行距20厘米左右,株距10-12厘米,每亩栽苗20000株。起苗时不能伤根,否则根分叉多。
(3)根茎繁殖
在开春未萌发前,将生长一年的根挖出,去掉下部主根。上部按芽孢数分段,每段按行距30厘米,株距10-15厘米,芽向上平栽沟内,沟深10-15厘米.覆土浇水。
3、田间管理 加强田间管理,创造良好的生长发育条件,能提高黄芪的生长速度,缩短栽培年限,保证药材质量。
(1)间苗、定苗 一般在株高6-10厘米,复叶出现后进行疏苗,苗高13—16厘米时,按株距10厘米左右定苗。
(2)中耕除草—个生长周期应中耕3次,并除草。
(3)追肥黄芪喜肥,氮、磷、钾合理配比是提高产量的关键。播种当年,追施尿素1-2次,根据苗情长势确定。第二年在早春返青前,亩施尿素15千克,磷酸二铵20千克,钾肥15千克;花荚期再追肥1次,亩施尿素10千克。
(4)排灌水
黄芪的水分临界期在幼苗期,播种后应及时补墒,幼苗生长期要保持土壤湿润。返青期如果墒情差也应浇水。黄芪其他生长的期抗旱性强,但不耐涝,注意水以防烂根。
(5)选留良种 收获时选择主根粗长、分枝少、粉性好的植株留作种根种,繁育良种。
(6)病虫害防治 黄芪的病害有白粉病和黄芪紫纹羽病。白粉病在苗期和戍昧期均可发生,发病前或初期每15天喷1次石硫合剂或用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倍液喷雾,10天1次,连续2~3次。
紫纹羽病俗称红根病,其肪冶力法为:
①清除病根集中烧毁。
②与禾本科作物轮作3—4年。
③结合整地每亩用70%敌克松15千克进行土壤消毒处理。
④发现病株及时拔除,病穴处及周围撤石灰粉。
⑤雨季注意排涝。
三、采收与加工
播种后1-4年均可收获,上冻前或春季解冻后萌芽前采挖,以2—4年者质量最好。种植年限太长,根部黑心、质量降低。挖时宜深刨以防折断根部,根挖出后去泥土、残茎、根须和芦头,晒到半干,堆积1—2天再晒,直到晒干为止,扎成小捆即成生黄芪。大田生产可用机械收获,节省人工,降低成本,收获质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