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众为鳞毛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清热解毒、止血、杀虫之功效。
一、特征特性
株高70-110厘米。根状茎短而直立,外被由逐年叶片折断后所残存的棕褐色三角形鳞片,叶两型环状丛生。营养叶秋后就已形成,上被棕色鳞片,次年春季萌发,幼时卷曲,是食用的主要部位,然后逐渐展开,叶片为长卵圆形,披针形,二回羽状深裂,互生。孢子叶较营养叶短,具有长柄,叶羽状,叶缘反折,成荚果状,幼时暗绿色,成熟后棕色,孢子囊群包被其中。
贯众对温度适应性较强,对日照长短不敏感,但对土壤水分和空气湿度要求较高,因此,多分布于林下、山溪两侧和湿润的沟谷中,干旱地区无分布。光照强度和土壤对贯众的生长发育影响较大,通过调查发现,植被盖度与营养叶和孢子叶的生长发育高度相关,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植被盖度增加,营养叶和孢子叶的数目减少,营养叶和孢子叶的比值增加。基质为暗棕壤的条件,长势较好,生物量积累较大。总之,喜湿润、耐阴、耐寒、喜温暖、喜腐殖质及含水量较高的中性土壤。
二、栽培技术
1.整地与施肥。人工栽培贯众,应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疏松肥沃、阳光充足的壤土、砂质壤土或腐殖质壤土做床,亩施农家肥2000公斤。采用大垄高床技术,床宽130-140厘米,长度视需要而定,床高10-12厘米,床间距30厘米。
2.繁殖技术。(1)孢子繁殖。A.孢子采集:9月中下旬当贯众的孢子叶由暗绿色转变为黄棕色时,选取长势健壮的植株,采取孢子叶,阴干后碾碎,筛出孢子囊,贮存在0℃-5℃的冰箱内。播前用无菌水充分冲洗,展于无菌纸上,等孢子囊干后,自行开裂,弹出成熟的孢子。B.培养基配制:用草炭土、暗棕壤、河沙,按5∶3∶2比例混合,拌匀,过筛制成混合土。将洗净的粗河沙,石头,播种容器和混合土分别用蒸汽灭菌半小时。C.播种:先用瓦片盖上播种容器的底孔,放进小石子、粗河沙约占容器的1/3,再加混合土,用木板刮平,压实盖上玻璃板待用。播前把装满混合土的容器,浸在水里使培养土充分湿润,取出,将孢子均匀撒在培养土上,播后再浸放在浅水里。第二天取出,将播种容器移到空气湿度80%以上的温室,每天光照4小时以上,温度控制在20℃左右。孢子3天就开始萌发,播后10天形成原叶体,71天形成孢子体。孢子体达到3-4片真叶进行第一次移盆。孢子苗具有4片叶以上,植株高4-5厘米时进行第二次移栽。将根系带土的孢子苗移栽到圃地里,移栽后覆盖塑料棚并定期浇水。(2)营养体繁殖。把无性的芽孢栽到装有培养土的容器里及时浇水即可。(3)移栽。4月下旬至5月中旬,即在地温15℃以上时播种。选择根茎发达、健壮的植株,将苗连根带土挖起,保持根茎完整。在整好的床面上,按行距40厘米,株距10-12厘米挖穴,每穴1株,覆土压实,浇透水。
三、田间管理
注意保持适当的荫蔽度,保证充足的散射光有利于植株的生长,光照过强、过弱均会导致生长发育不良。栽苗生长后应及时松土除草,使土壤疏松。移栽后注意保持土壤湿润,以利成活。雨季及时排水防涝。
四、采收加工
种植1次可采收多年,采集时间一般在每年的四五月份,因气候不同,具体时间根据实际情况而定。采集长度,植株出土后,自根部向上至菜头卷曲处7-8厘米,卷曲头不伸开,叶柄不老化,鲜嫩、肥胖时采收。根茎采收最佳时期应在贯众停止生长后的9-11月份,挖取根状茎,削去叶柄及须根,洗净,晒干或趁鲜时斩成块片晒干。每亩可产干品药材300公斤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