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流行热是牛在夏秋高温季节极易流行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壮年的黄牛和乳牛,黄牛易感性较强,哺乳母牛症状较严重,犊牛发病率较低。发生与流行:牛流行热多发生在夏秋高温季节,特别是在7~9月,如天气闷热多雨或昼夜温差较大,更易发生流行。此病常发高热,呼吸和消化器官发生严重卡他性炎症。此症一旦在牛群中发生,来势凶猛,流行速度快。虽然患牛一般呈良性,3天左右即可恢复正常(故此病又称三日热、临时热),但重症患牛如治疗不及时,极易发生并发症。如役用牛易并发瘫痪症,丧失役用性能;哺乳母牛易并发缺乳症,泌乳量下降;犊牛易并发痢疾等。因此,牛流行热应引起广大养殖户的足够重视。临床症状:突然发病,精神极度萎顿,被毛竖立,不食,反刍停止。哺乳母牛发病,泌乳量急剧下降,患牛体温急剧升高至40℃~42℃,眼睑肿胀,眼结膜充血潮红,畏光流泪。鼻径干热,鼻流清涕;口流清涎,常成线状。患病初期粪便稍软,表面常带有粘液,以后则出现下痢,有的患牛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发热期尿短而赤,皮温不匀,间有肌肉震颤,甚至发生肌肉痉挛。四肢肌肉疼痛或僵硬,关节肿胀,喜卧,不愿走动,强行驱赶则步态蹒跚,有不同程度的跛行和瘫痪,严重病例甚至卧地不起。病程一般为3天左右,患过此病的患牛可以获得免疫力。防治:牛流行热目前尚无有效疫苗和特效治疗药物,平时应加强饲养管理和预防。方法是饲喂易消化且营养丰富的草料,以增强牛的体质。经常保持牛栏清洁干燥、通风凉爽。役用牛不可使役过度,役用后或放牧出汗时,不让其暴饮冷水。对重症患牛特别是乳牛,应在加强护理的同时,采取相应的综合疗法:肌肉注射复方氨基比林、安乃近等药物,解热退烧。对高烧不退的患牛给予强心解毒,静泳注射葡萄糖生理盐水1500~2000毫升,安那拉10~20毫升,配合用凉水敷头、洗身、灌肠;肌肉注射抗菌素(青、链霉素)和磺胺类药物制剂,以防继发感染。对呼吸困难或伴有肺水肿的牛,配合静脉滴注氟美松50~150毫升,加葡萄糖生理盐水500~1000毫升。对跛行和瘫痪患牛可静脉注射水杨酸钠或氢化可的松等药物,以减轻疼痛,缓解症状。中药治疗宜选用清肺、平喘、化痰、解热、通便的方剂进行辨证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