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听说,北辰区雨农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带头人孟宪明,采用科技手段管理温室蔬菜生产很有成效,记者有机会实地“考察”一下,果然大开眼界。
百闻不如一见,遥控指挥实在新鲜
雨农合作社建在小孟庄村南,刚进合作社,便看到门前悬挂的“天津市无公害放心菜基地”、“农业信息基地”、“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的牌匾,感觉这应该是一家科技含量很高的单位。孟宪明陪同我们登上合作社干净整洁的小二楼,透过办公室的玻璃窗举目眺望,百余亩整齐划一的二代温室尽收眼底。说起用科技手段管理温室蔬菜生产,孟宪明津津乐道。他打开桌上的电脑,屏幕上立刻显示出各个温室里的蔬菜生长和工作人员劳动的画面。鼠标再敲,画面中的表格和道道让人费解。孟经理边指画面边解释:“这是温室的地温,这是室温,这是湿度,这是二氧化碳浓度……如今的科技手段,农民再不像过去面朝黄土背朝天啦!连灌溉、放风、卷帘都能做到自动和机械化。不仅在办公室可以用电脑操作,即使外出,只要下载软件,连3G手机都可以遥控指挥生产。”说着,他在自己的手机上轻轻一点,又指向远处的5号温室,那自动卷帘机“手臂”一伸,温室顶上长约80米的保温棉被便开始缓缓下行。
孟经理接着说:“同样,温室内温湿度高了,可以通过通风降湿降温。地表缺水,可以利用水肥一体化系统,开启节电节水节药的滴灌系统及时补水。二氧化碳浓度不够可以采用二氧化碳发生器进行及时补充。发现病虫害可以用粘虫板、防虫网、太阳能或电源式杀虫灯杀虫,也可以用‘热力喷雾’设备两分钟内完成一个一亩面积温室的喷雾杀虫进行防治。”孟经理的解说让在场的人连声叫绝!
实施科技种田,要求不断更新观念
孟宪明,1976年生,大专文化,中共党员,借助改革开放的东风,树立起“实施科学种田,改变落后面貌”的决心。他第一个在大田地里推广种植美国金太阳杏获得成功,成立了该镇第一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天津市北辰区金阳种植合作社。
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与竞争拓宽了他的视野。2010年孟宪明在村里承包120亩土地,率先搞起了蔬菜大棚。开始没有经验,他多次到山东寿光等蔬菜种植先进地区取经,向有经验的蔬菜种植专家请教,还自费订阅了《蔬菜施肥技术与原理》、《蔬菜营养诊断图谱》、《蔬菜病虫害图谱》等报刊杂志,认真攻读。为了便于管理,他把“家”搬到地里,随时观察蔬菜的生长情况,最终获得成功!
2011年,在市、区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孟宪明申报《小孟庄120亩设施蔬菜》的农业开发项目,得到国家相应补贴,自己将多年经营商业和承包工程的1000多万元全部投到项目中。他深信:农民的出路在增产增收,增产增收的途径在科技,科技的实施在于与高科技人员的携手。他在实施专家科研项目的试验中,认真仔细,一丝不苟,得到市农科院、农学院多位科学家、农艺师及专家的认可。
在雨农合作社的50栋二代温室里,目前已引进安装了气象娃娃、农用通(信息采集器)等高科技器材。农民不出办公室或操作间,即可准确、及时、高效地将温室的土壤温度、室内温湿度、光照度、二氧化碳浓度,通过网络和无线技术反馈给种植管理者。数据的提供时间可自行设定,高倍万向摄像头可以分辨植物叶片上的昆虫和病害。工作人员通过相应的管理技术和网络上的“现代蔬菜管理专家系统”加以分析,科学地进行各种利于蔬菜生长的调控,达到增产增收,减少劳动力,减少病虫害,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前景无限广阔,梦想寄予智能农民
孟宪明看到发展大棚蔬菜种植前景广阔,决心扩大经营规模,走集约化、规模化、有特色的种植路子,凭借高科技、高素质农民的经验和技术带领更多的人富起来。2012年初,新成立的天津市雨农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将市农学院、农科院等大专院校及有名望的农艺师正在开发研究的温室蔬菜课题引进“雨农”,同时培养锻炼属于自己的掌握现代数字技术的新型智能农民。
目前,“雨农”整个蔬菜基地占地面积达300亩。种植品种有黄瓜、西红柿、香菜、香瓜、辣椒、茄子、茼蒿等,一年种植三到四茬,可以做到长年上市,经济效益可观。问及孟宪明的收入,他笑着回答:“实事求是地讲,兴建温室,发展蔬菜,开始只是投入,产生效益要经过一段时间。但就目前看,雨农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已带动500户种植户年增收。社员如果在这里承包三个温室,无需强体力劳动,效益均可超过10万元。”
孟宪明带领的“雨农”蔬菜基地走上了科学发展之路,下一步,他将进一步提升科技含量,利用物联网,在地头与大专院校的专家互动对话,解决蔬菜生产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另外,继续建设一流的温室智能管理系统,每一个子项都增设报警装置,温室内任何指标出现问题,报警系统开启,确保生产正常进行。合作社生产的蔬菜品种朝着绿色、无公害、有机化转变。通过合作社的“运营”,将培养一批智能型农民、人人争当温室生产“菜冠王”,让农户早日过上小康生活的梦想成为现实。
推荐阅读:阳光温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