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情回放
事件一:2009年10月18日下午6时许,山东省寿光市孙家集街道前王村及其周边村庄的大拱棚遭受多年未见的短时8级以上大风,造成数十个150米长的大拱棚倒塌,近百个蔬菜大棚严重受损。
事件二:2009年11月11~13日,我国北方多省普降大雪,据农业部门初步统计,截至13日17时,河南省设施蔬菜受冻面积52.7万亩,全省蔬菜大棚损毁面积达33.1万亩。
目前,菜农应用较为广泛的蔬菜大棚主要有冬暖式大棚和大拱棚。虽然蔬菜生长受到了大棚的保护,但是大棚自身却不免受到外界气候的影响,尤其是灾害性天气(大风、暴雪等),对大棚危害极大。
纵观各类灾害性天气对蔬菜大棚造成的影响,不难发现,大棚建造方面存在一些不足。故建议广大菜农早做好以下几点。
增强棚体牢固性
经调查,10月18日山东省发生倒塌的大拱棚不仅有棚龄在10年以上的老棚,还有今年刚刚建成的新棚。归结倒塌原因,主要是棚体的牢固性差,抗风能力弱。10年以上的老棚,或许因年久失修、立柱断裂、钢丝折断等原因造成棚体牢固性差而倒塌,新棚为什么也会出现倒塌呢?调查发现,发生倒塌的新棚存在建造技术上的不足。一是倒塌的大拱棚南北两头采用了“顶柱子”支撑,在西风或东风吹来时,棚体牢固性差。建议采用“拉线式”固定。二是倒塌的大拱棚骨架采用的是质量较差的竹竿,抗风能力弱,未倒塌的新棚骨架多采用的是镀锌钢管。三是倒塌的大拱棚东西两边仅使用了单边柱固定,且是截面直径1.5毫米5根钢筋的普通立柱,多数被大风折断。为增强棚体牢固性,建议使用截面直径2.2毫米6根钢筋的加重边立柱。
大雪压塌冬暖式大棚及大拱棚的原因均与棚体的牢固性差有关。大拱棚多数采用的是水泥加钢筋制作的骨架,跨度在8米左右,棚高3.5米,棚内中间仅一排木制立柱。事实证明,这种结构的棚体抗风雪能力较弱,建议以后要加以改进。
使用优质棚膜
多数倒塌的大棚,其棚膜质量都较差。老棚未更换新棚膜,且旧膜之上四处有孔;部分新棚虽使用的是新棚膜,但棚膜延展性能较差,被大风撕破。故建议,在每年的“休棚期”,一定要加强棚体养护。老棚要及早更换新棚膜;新棚宜采用抗拉伸、耐老化的优质棚膜,万不可“图便宜,误大事”。另外,棚膜覆盖后,一定要固定好压膜绳,同时注意大拱棚南北两侧面的压膜绳宜用布条包裹,以免勒破棚膜。
大棚使用优质棚膜非常重要,其原因:一是优质棚膜可增加透光率,提高棚温,利用蔬菜生长。二是闭棚后,能消雾、流滴,降低棚内湿度,减轻蔬菜病害发生,如黄瓜霜霉病等。三是优质棚膜抗老化,高温、低温对其影响甚微。
增设“防寒膜”和“防风后盖”
为抵御寒流,保持棚温,大棚除了覆盖草苫外,还可增设“防寒膜”,即在草苫覆盖后,再在其上覆盖一层旧薄膜。方法是从棚南端将薄膜拉上棚面,并在大棚后墙和东西墙上用物体(肥料小袋装上沙土即可)压住。此“防寒膜”不仅可以防止棚内热量向外散失,而且可防雨雪浸湿草苫。
另外,冬季大风对大棚的危害也不可忽视。根据一些菜农的经验,冬季防风不妨在冬暖式大棚后墙上增设“防风后盖”。所谓“防风后盖”就是在冬暖式大棚后坡处再设一块长与“防寒膜”同长、宽约1.5米的薄膜,以东西向设置在大棚顶部,然后把这块薄膜的一边(宽约20厘米)用土盖严、压实。在放下草苫或保温被、覆盖上“防寒膜”后,再用这块薄膜把“防寒膜”盖上,就能防止北风吹入“防寒膜”内,避免将其撕破。实践证明,大棚上设置“防风后盖”成本不高,防风效果却很好,菜农朋友不妨一试。
挖设“排水沟”
在夏秋季节,正值大棚越夏蔬菜盛果期或早秋茬蔬菜幼苗期。可是,该期雨水偏多,一些建造不合理的大棚易发生“雨水灌棚”,导致蔬菜受涝灾。比如大拱棚,假若不及时关闭通风口,雨水易从此处流入棚内;而对于冬暖式大棚而言,雨水主要是从其前帘处灌入棚内。这就要求大拱棚要在雨前关闭通风口,而冬暖式大棚除了避免下挖过深(以50~80厘米为宜)外,宜在棚前挖设排水沟,沟宽30厘米、深40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