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体细胞克隆动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但现有的克隆技术过程非常复杂,需要昂贵的设备,成功率也很低。丹麦和澳大利亚科学家合作研究出一种简便易行的克隆新技术,有望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
在以往的克隆试验中,专业人员操作昂贵的显微操纵器,在显微镜下将一根非常细的针刺入卵子,取出细胞核,再用另一根这样的针把需要克隆的动物的体细胞核移植进去,整个过程复杂困难,耗时很长。丹麦和澳大利亚科学家发明的克隆新技术,是在显微镜下用极薄的刀片将卵子切成两半,切得要恰到好处,使一半带有完整的细胞核,另一半只有细胞质。然后将两份只有细胞质的一半细胞融合在一起,就构成了一个相当于完整的去核卵细胞结构,再与需要克隆的动物的体细胞核结合,用电流刺激的方法使它分裂发育,产生胚胎。
这项技术最大的好处是所需设备相对便宜,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也降低了,不仅节约了科研开支,也易于实行自动化操作。这种技术有可能实现家畜优良品种的大复制,从而加快克隆农业的发展。据称,用这种方法产生的牛胚胎,有一半发育成功并可以用来移植,成功率并不比现行的克隆技术低。已经有一头用这种方法克隆的小牛在澳大利亚诞生,并且看上去很健康。
这项技术的另一个重要用途就是用于拯救濒危动物。南非科学家在试验中已经成功地用这种方法将牛的卵子与南非白纹大羚羊、黑斑羚等濒危动物体细胞核结合,培育出了健康的胚胎。他们还把5个牛胚胎移植到3头牛体内,如能生出健康的小牛,科学家们将考虑进行下一步试验,即尝试用普通动物给它们濒临灭绝的亲缘动物提供卵子并充当代孕母亲,克隆濒危动物。
克隆技术研究近年来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捷报频传。美国科学家培育出克隆骡,这不仅是世界范围内第一次克隆出马科动物,也是克隆杂种动物的首次成功尝试;中法科学家小组采用在克隆小鼠和克隆牛研究中发明的“损伤切除术”,还发明了能够精确控制大鼠卵细胞自发活化的专利技术,获得克隆大鼠成功,它的成功将在动物发育机理、动物克隆技术的改进和完善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并将有助于研究癌症、糖尿病和高血压等人类慢性疾病。澳大利亚研究人员从保存130年之久的塔斯马尼亚虎 袋狼 标本中提取了DNA并复制成功,有望实现已灭绝动物的复制再现。美国密苏里大学的科研人员培育出4头经基因改造的克隆猪,它们体内引起排异反应的基因中的一种被去除,这一实验向着将动物器官充当人体器官代用品的目标迈进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