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蚂蚁养殖技术

2019-01-02 23:23:53浏览:701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蚂蚁种类多、分布广,是中国林蛙的最佳饵料之一,特别适合刚变态的幼蛙食用。在中国林蛙养殖中,笔者推荐拟黑多刺蚂蚁作为饵料。
蚂蚁种类多、分布广,是中国林蛙的最佳饵料之一,特别适合刚变态的幼蛙食用。在中国林蛙养殖中,笔者推荐拟黑多刺蚂蚁作为饵料。拟黑多刺蚁,又名玄驹,也称壮元子,是国家卫生部确认的唯一药用品种。
蚂蚁属完全变态昆虫,包括成虫、卵、幼虫、蛹四种虫态。可供中国林蛙食用的是蚂蚁成虫。蚂蚁的寿命一般是指从卵开始到成虫自然死亡为止。成虫随着日龄的增加会逐渐衰老,最终自然死亡。在无食料供给的情况下,一般12天后蚂蚁即开始死亡。成虫的寿命以蚁后最长,可达25~30个月,个别的可达36个月,直至死亡前还能正常产卵;雄蚁寿命最短,约26~67天;工蚁寿命可达3~4个月。
人工饲养蚂蚁具有生长繁殖快,管理简便,成活率高,饵料容易获得等优点。但在饲养过程中,必须注重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经常饲喂动物性饲料,及时予以分群,提高繁殖速度;二是加强对初孵幼蚁的抚育,减少死亡率;三是严格做好保温、保湿工作,确保蚂蚁正常生长发育,缩短饲养周期。蚂蚁饲养成功的关键是按照蚂蚁的生活习性和生长规律,进行科学饲养管理。
(一) 种的选育
蚂蚁种类繁多,不同种类的品种之间差异很大,对环境因子的适应能力也不同。种蚁必须具备条件是:体型大,健壮肥满,含酸度高,色泽光洁,无毒,适应性强,生长发育快,易饲养,繁殖力强,经济价值高。蚂蚁的品质直接影响养殖产量,引种饲养时,必须严格挑选。种蚁要健康、活动敏捷、体色一致、个体大小均匀。蚁巢内群体中应无杂蚁,群体大小一致,小者300-600只,大者3000-10000只。蚁巢内群体中要有一定数量的雌蚁和雄蚁。
蚂蚁对于各种环境因子的变化,有一定的适应范围。若各种环境因子维持在蚂蚁的适应范围内,它就能很好地生长和繁衍。若某种环境因子超越了它们的适应界限,就会被淘汰。因此,引种时,应根据当地的环境条件来选择所要饲养的种蚁。拟黑多刺蚁分布于我国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气温下降到10℃以下,就会停止活动、进巢过冬或钻入树下土中;气温上升到15℃以上,开始活动;气温上升20℃以上时,上树筑巢,活动频繁。拟黑多刺蚁适宜在江南各地养殖,不太适合在寒冷地区和霜期较长的地区养殖。当然,如果采取加温措施进行室内饲养也是可以的。目前,我国上海、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吉林、安徽、辽宁、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已开展了拟黑多刺蚁的大规模人工养殖。
(二) 幼蚁的饲养幼蚁是指刚分了巢的小蚁,为乳白色,前端较细,常作弯曲状。体长0.4~0.6毫米。幼蚁适应环境能力差,容易干死、饿死。根据幼蚁的生理特点,在饲养管理上应注意饵料和环境两大要素。
1、 饲料
幼蚁适应环境能力差,口器小且幼嫩,觅食能力差,不能觅食体型较大的活体昆虫和颗粒较大的粗硬的饲料,主要以吸吮体软、多汁的昆虫浆汁为食。因此最好饲喂细、软、嫩、易消化、含蛋白质多的适口饲料。可饲喂米蛾、菜青虫、夜蛾、肉蛆、黄粉虫,也可喂蛋黄粉、鸡蛋糕、面包屑、饼干屑等。幼蚁的日食量很少,一般每隔3天饲喂一次即可。吃剩的残食一定要及时清除,以免腐烂发臭,产生致病微生物。
2、温度和湿度
幼蚁要求的温度相对较高,最好控制在28~32℃。适宜的温度可促进蚂蚁食欲,提高代谢率,加快生长速度。另外,幼蚁要求温度均衡稳定,不能忽高忽低。温度过高,幼蚁会在几分钟内被烘干;温度太低,幼蚁易被冻死。在越冬休眠时,最好将入蛰后的养殖箱的温度控制在18~20℃,若能将养殖箱温度控制在30℃左右,就能打破冬眠期,继续生长。
幼蚁饲养环境的空气相对湿度为70%~80%,巢体含水量保持在30%左右。若饲养土过干,湿度低于30%,幼蚁无法生活,若低于15%,半个月就会死亡。但湿度太大,超过50%~60%,则易淹死,冬季易冻死。因此饲养幼蚂蚁,要经常注意观察,适时调节湿度。夏季气温高,水分蒸发快,每天喷一次水;冬季寒冷,水分蒸发慢,7~10天喷一次水。
(三)成蚁的饲养
1、 饲料
成年蚁对饲料的需要量大。要喂饲含蛋白质高的动物性饲料,还要喂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饲料。要根据每天饲料的消耗状况,及时调整饲料的喂食次数和数量,做到定时、定量、定质。在产卵期蚂蚁要消耗大量的营养,因此在产卵前后要保证饲喂足够的饲料。在入冬前,应多喂些含蛋白质和脂肪较高的饲料,以增加蚂蚁本身的营养贮存,促使雌蚁翌年开春提前发情交配产卵。
2、 温度和湿度
成年蚂蚁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为25~30℃,交配、产卵、孵化也大都在这个温度范围内进行。若温度低于20℃,生长发育受到抑制,并停止交配产卵,孕蚁也会因低温而迟迟不产卵。温度过高,会造成卵粒烂死和蚂蚁体内水分丧失而死亡。所以,要注意控制好温度。
成年蚂蚁所需的空气相对湿度稍偏高些,一般为90%,饲养土湿度为20%~30%。空气和饲养土的湿度直接影响成年蚁的食欲、产卵期、产卵率和孵化率。若长期处于干燥环境,会使蚂蚁因不能忍耐干旱而停滞生长,甚至死亡。湿度过高,也不利于蚂蚁生长发育,易使蚁巢霉烂,病原微生物繁殖蔓延。因此在日常饲养管理中,应密切注意湿度变化,及时加以调节。
(四)分群饲养
新、旧蚂蚁不宜混合饲养。若饲养箱、池内要移入新的蚂蚁饲养,应在饲养前先将箱、池内原有的蚂蚁移去,使新、旧蚂蚁不致接触。否则要互斗、残杀,直至一巢蚂蚁死亡为止。
(五) 蚂蚁冬季饲养
蚂蚁是变温动物,即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它的活动、摄食、繁殖、代谢以及一切生理活动都受环境温度的制约。冬天蚂蚁进入冬眠状态,冬眠时蚂蚁不吃、不喝、不动,还要抵御恶劣环境,消耗体内大量营养,体重会有所下降,并且有一定的死亡率。为使蚂蚁不进入冬眠状态,一直处于旺盛地生长发育状态,可在冬季加温饲养。
1、 保温加饲时间
蚂蚁对低温非常敏感。必须正确掌握保温加饲时间,以保证蚂蚁适时进入温室。若保温加饲时间过早,气温较高,会加长保温时间,浪费人力、物力;保温时间迟,气温低,蚂蚁易冻死。保温加饲时间视各地的气候不同而异。一般随着气温的不断下降,蚂蚁的活动减少,即可将蚂蚁移入温室饲养。由于各地气温不同,因而各个地区养殖的蚂蚁进入温室的时间有早有迟。长江以南的江浙地区,大致在11月中旬进入温室,吉林、黑龙江要提早到10月上旬。
2、 温度
在加温养殖过程中,饲养室的温度应控制在20~30℃之间。在此温度下,蚂蚁最为活跃,可继续生长,繁殖后代。若温度降到8℃以下,一个月内会有90%以上的蚂蚁死亡。因此,人工控制温度是蚂蚁安全越冬的关键。
3、 湿度
加温期间,必须注意室内空气湿度的变化。若蚂蚁躁动不安,养殖池内到处爬满蚂蚁,并寻找洞隙外逃,表明湿度低了,这时应向池内适当喷水。
4、 饲料
冬天养殖蚂蚁要经常投喂高能量的动物性食料,以提高抗寒力和得到其他必要的营养。投喂量应根据越冬的温度情况而定,不宜过多,可隔日喂一次。喂食时要注意清洁。最好把饲料放在瓷盆内或砖块上,不要满地撒,以免残料霉烂。
5、 观察蚁群活动情况
要定时察看蚁群反应和温湿度变化,如饲养池、箱壁挂霜流水,表明温度大,要加强通风。如饲养池、箱角落处发现有大量死蚁,蚁囊内没有蚁酸,未死的蚂蚁无力,失去活动能力,表明发生饥饿,要立即用温水向蚂蚁身上喷洒。如见蚂蚁有骚动,往外爬,往外飞,表明干燥、口渴,要调节湿度。如在池、箱底有蚂蚁活动,表明热了,要降温。如不见蚂蚁出入蚁巢,是冷的表现,要加强保温。
(六) 蚂蚁的野外放养
蚂蚁的野外放饲,方法简便,但须注意以下几点,才能收到较好效果。
1、 蚁窝的选择 蚁窝选择得好坏,直接关系到野外放蚁的效果。在取巢时,应选择大而老熟的蚁巢。这种蚁巢,蚁、卵及蛹都较多。蚁巢老熟意味着蚂蚁本身将有分巢的趋势。
2、 放蚁时间和放蚁量
江、浙地区5月初可进行放蚁养殖。放蚁量为0.2~0.4窝/平方米。
3、 扩散时机
为增加蚂蚁的繁殖数量,可将蚁巢打烂,使蚂蚁离开原巢走散,重新筑巢。散养时间应于温度在27~33℃,相对湿度在66%~73%时进行。这时水源和食物都充足,有利于筑巢和分巢后繁殖。
4、 饲料
放饲蚂蚁的饲料主要来源于树上的昆虫。大规模放养,仅靠自然的昆虫不能维持蚁群的生长繁衍,必须经常补喂食物。补喂方法一般是在放饲蚂蚁的林地多施有机肥,如人粪尿、禽畜粪等,这样孳生大量蝇蛆、小蚯蚓和其他昆虫。有条件还可定期喷喂稀释的糖蜜,以促进蚂蚁的活动和生长。另外,还可用死蛙、死蛇的尸体作补充饲料。在冬季来临时,要经常投喂含脂肪较多的饲料,以使蚂蚁积累足够的营养物质,增强抗寒力,确保蚂蚁安全度过休眠期。
5、 湿、温度
在树上的蚁巢和地下的蚁巢中休眠的蚂蚁,约在惊蛰后,开始苏醒出蛰。但早春气温偏低,江苏、浙江地区月平均温度为9.2℃。此期间管理重点以防寒、保温为主。清明以后,气温逐渐升高,月平均温度达15.2℃,蚂蚁开始出巢爬到地面上和树上活动、觅食。这时,若林地土壤干燥,应喷水,同时应将防逃水沟灌满水。立夏后,温度继续升高,蚂蚁进入活动、觅食、生长发育的旺季。此时要保证林地的湿润,特别在气温超过35℃,天气干旱,最好早晚各喷一次水。
立秋后,气温仍旧很高,这时要保持林地的潮湿。秋分后,天气转凉,气温开始下降,蚂蚁处于入蛰冬眠的准备阶段。此时可根据空气湿度适当减少喷水量。立冬后,气温下降,蚂蚁逐渐停止活动和觅食,进入冬眠状态。冬眠期,要做好蚁巢保温防寒防冻工作,确保蚂蚁安全越冬。
(七) 蚂蚁疾病防治
自然条件下蚂蚁极少患病,但是人工养殖,蚂蚁常会患以下几种常见病。
1、 绿僵病
绿僵病是由绿僵菌引起的。初期症状不明显,病重时体色灰白,皮肤上常有云状或轮状的黑褐色大形病斑。病斑在胸部前几环节的腹侧或胸脚基部较多。以秋天发病最多,发病时间一般为7~10天。绿僵病防治方法如下:
① 发现绿僵菌危害,将染菌的窝泥全部挖出,换进新土。
② 用漂白粉防治,每天撒一次,见不到病死蚂蚁为止。
③ 用少量的氯霉素片研碎拌入饲料中喂饲。
④ 经常注意饲养池、箱的通风透光,增强蚂蚁体质。
2、 黑肚病
黑肚病是由黑僵菌引起的。初期症状为腹部呈黑色,腹胀,活动减少,食欲减退。病重时腹部出现黑色腐败型溃疡性病斑,并有黑色粘液流出。当黑色病斑形成时即死亡。黑肚病防治方法如下:
① 发现病蚂蚁后,用1%~2%福尔马林水溶液喷洒饲养池、箱。
② 调节好湿度,养殖环境不能过于潮湿。要按时清除残存食物,防止饲料变质、霉烂。
③ 将土霉素、金霉素各0.1克配制成溶液,放在海绵上,让其舔吸至病愈为止。
3、 壁虱病
壁虱病是由寄生在蚂蚁胸腹部两侧的黄色粉末样的螨菌引起的。此病妨碍蚂蚁的正常生长发育,使其逐渐瘦弱,降低繁殖率,造成大批死亡。
壁虱病防治方法如下:发现后要及时隔离,用低浓度的漂白粉溶液对蚂蚁饲养池、箱进行喷洒消毒。
(八) 防逃措施
蚂蚁具有很强的钻隙攀缘能力,只要稍有空隙,就会钻隙大量外逃,并能攀墙走壁几十米高。因此,为有效地防止蚂蚁逃逸,可采取下列防逃办法。
蚂蚁在一般情况下活动半径为5~10米,最远为30米左右。根据这个情况,可在蚂蚁养殖地四周挖一条宽40厘米、底宽30厘米的水沟,内壁用水泥抹严,然后灌满水,即可防止蚂蚁外逃。采用这种方法,要随时清除水沟内淤泥沙和飘浮在水面上的杂草、树叶等杂物,以防止蚂蚁借此跨越水沟外逃。下雨后要及时检查,发现漏水或冲坏的地方要及时修复。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早春温室管理要点

上一篇:

蔬菜大棚建设管理千万不能图省事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