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所反刍动物营养研究室承担的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反刍动物营养调控关键技术研究”,经过3年的联合攻关取得重大突破。该项目在营养调控关键技术方面取得了肉牛、肉用绵羊、肉用山羊营养需要参数3套,反刍动物促生长机理及营养调控技术1套,舍饲半舍饲肉用山羊和绵羊精料补饲技术2套;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发酵定向调控技术1套;瘤胃主要功能细菌分子生物学评价技术1套;瘤胃微生物蛋白质快速评价技术1套;反刍动物益生微生物研究与应用技术1套。这些成果应用于生产形成了新产品4项,申请国家专利3项。针对肉牛规模化养殖和肉羊舍饲半舍饲制定完成了以小肠可吸收蛋白质和氨基酸为核心的国家农业行业标准《肉牛饲养标准》和《肉用绵羊和山羊饲养标准》。标准全面、系统、科学地对肉牛和肉羊不同饲养阶段、不同生产水平的养分需要量作了明确规定,非常适合我国国情,具有极强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为饲料厂和各类肉牛、肉羊养殖场配制饲料和日粮等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以半胱胺盐酸盐为中心研制的反刍动物促产奶和促生长新型饲料添加剂具有安全、高效、无污染等优点,提高乳脂率4%%、乳蛋白含量3%%、产奶量18%%,2002获得农业部颁发的饲料和饲料添加剂新产品证书;以茶皂素为主研制的瘤胃发酵调控剂产品改善饲料转化率10%%,提高增重15%%,降低饲料成本15%%;采取菌种液体培养-固体发酵方法制备的益生微生物培养物活菌数高达3×109个/g,能显著提高反刍动物蛋白质消化率27%%、日增重11%;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初步建立了瘤胃细菌生态系统树的雏形,合成出3种主要瘤胃纤维分解菌的代表性探针,建立了以探针定量杂交分析技术为基础的瘤胃功能细菌数量测定方法;通过微量营养物质调控牛肉质量,显著提高了肉牛的肌内脂肪含量、大理石花纹等级和牛肉质量等级。以攻关研究所取得的“反刍动物主要饲料营养价值评定”、“肉牛蛋白质、氨基酸、钙和磷营养需要参数的研究与应用”和“牛、羊新特调控型饲料产品及其高效利用技术”等多项研究成果为核心形成的“反刍动物新型饲料添加剂预混料与高效饲养技术推广应用”,总体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03年荣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针对不同地区典型日粮养分盈缺规律,创新性地开发出了适合我国反刍动物不同养殖地区典型日粮组成条件的系列肉牛、肉羊专用预混料、浓缩料和精料补充料,在全国推广应用市场占有率高达36.7%%,极大地推动了舍饲半舍饲饲养技术体系的推广应用,减轻了草原生态压力,农民收入明显增加。项目所取得的各项先进技术成果在北京、天津、内蒙古、新疆等项目示范区得到广泛应用,推广规模达114.5万只肉羊单位,新增纯收益1.35亿元,投入产出比1∶4.7,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十分显著。项目实施期间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39篇,出版专著2部,培养博士研究生25人,硕士研究生43人,为反刍动物营养研究提供了坚实的人才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