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自拟“肠黄汤”治疗耕牛出血性胃肠炎

2019-01-03 08:54:43浏览:801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胃肠炎,西医指胃肠粘膜及深层组织发生重剧炎症,临床上以严重腹泻为特征;中兽医称之为“肠黄”,是由于致病因素伤及胃肠,以致
胃肠炎,西医指胃肠粘膜及深层组织发生重剧炎症,临床上以严重腹泻为特征;中兽医称之为“肠黄”,是由于致病因素伤及胃肠,以致于引起脾胃失调、运化失职、升降失调、清浊不分,湿热料毒积于胃肠而酿成。西医采取抗菌消炎、止泻、强心补液等原则进行治疗,一般都能治愈。笔者在近20年的诊疗实践中,遇到一些经过采用西医的原则和方法进行治疗而久治不愈的顽固性出血性胃肠炎,改用中兽医的原则和方法,用自拟的“肠黄汤”进行治疗,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共诊治33例,均痊愈,治愈率达100%。现整理介绍如下。1 病 因(1)耕牛患胃肠炎后,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2)用药失当,过服泻剂或过用抗菌素,使胃肠内的菌群失调。(3)胃肠内寄生虫较多。2 症 状精神不振,食少,粘膜潮红或黄染,口臭,舌苔黄厚、青黄或无苔,鼻端凉,长期腹泻,粪便稀软带血、脓、恶臭,久治不止。病程长达3~6个月。患牛脱水,消瘦,尿少而浊。体温初期、中期略高(39~40℃),后期正常,个别患牛一直正常。3 治则及处方3.1 治则:以清热燥湿、凉血止泻、调理脾胃为治则。3.2 处方:自拟“肠黄汤”:苦参根300g,仙鹤草200g,刺梨根200g,车前草200g,水煎灌服,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灌服。连用3~4剂即可止泻,恢复食欲。4 典型病例2001年10月4日,龙山镇大冲村大冲村民组罗某求诊:其饲养的1头成年母水牛拉稀近半年,曾经请过几位兽医打针、输液、灌药,都未见好转。经查:患牛精神不振,食少,消瘦,毛焦肷吊,严重下痢;粪便呈糊状,带血、脓,色暗,恶臭,附有粘液;鼻流少许清涕,轻微咳嗽,尿少而浊,体温39.2℃,眼结膜潮红。根据临床症状诊断为出血性胃肠炎。治疗:自拟“肠黄汤”用2500m1常水煎煮至2000ml,分早、晚两次灌服。每日1剂,连用4剂,并加强饲养管理。第三天拉稀明显止住,粪便内血、脓减少。第六天复查:粪便接近正常,食欲好转,精神也有明显好转。半个月后再次复查:精神、食欲、粪便都恢复正常。5 “肠黄汤”方解苦参根:主要成分是苦参碱、金雀花碱;性寒,味苦,入心、肝、胃、大肠、膀胱经;具清热燥湿,抗菌利尿之功;常用于热痢便血,急慢性肠黄,小便不利等症。仙鹤草:主要成分有仙鹤草素、维生素C、维生素K1、鞣质等;性凉,味苦涩,入肝、肺、脾经;具收敛止血,清肠止痢之功;用于便血,尿血,久痢不愈等症。车前草:主要成分有车前子碱、车前子烯醇酸、胆碱、维生素A、维生素B1;性寒,味甘、淡,入肝、肾、小肠经;具利水通淋,清肝明目,除湿止泻等功效;用于湿热淋浊,水湿泄泻,小便不利等症。刺梨根:性平,味酸、涩;能健脾消食,收敛止泻,主治痢疾。四药配伍,相互加强、协作,互为补充,故能起到清热解毒、渗湿利水、凉血止痢、调理脾胃、抗菌消炎等作用,对顽固性出血性胃肠炎有显著疗效。6 小结与讨论6.1 胃肠炎发生后,应及时治疗,合理用药,注意调理脾、胃、肠,使之尽快恢复正常功能,避免其转化为顽固性出血性胃肠炎。6.2 自拟“肠黄汤”具清热解毒、抗菌消炎、凉血止痢、渗湿利水、健脾胃、调理肠胃机能等综合作用,对顽固性出血性胃肠炎的疗效确实可靠。6.3 自拟“肠黄汤”中的四味中草药在山区农村随处可采,无需花钱购买,可极大地降低治疗成本,减轻农民群众经济负担。为此,建议同行参考使用并补充完善。
(责任编辑:煜城)
下一篇:

奶牛繁殖机能障碍防治技术

上一篇:

防治母牛产后疯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