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白痢病是由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以肠炎和黄白色或灰白色下痢为主要特征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侵害幼龄鹧鸪,常呈急性败血症经过,引起大批死亡。1~3周龄鹧鸪最为易感,尤其对1周龄内鹧鸪威胁最大,死亡率可高达85%以上,甚至全群死亡。随着日龄的增加,鹧鸪抵抗力也随之增强,成年鹧鸪通常表现为慢性或隐性感染。
1、临床症状:带菌蛋在孵化过程中有可能出现死胚,或不能出壳的弱雏。经蛋传递感染的在孵出后即可发病,表现虚弱,昏睡,精神食欲很差,不久即死亡。也有的雏鹧鸪成为不表现症状的带菌者。孵化时感染或出壳后感染的,2~3日龄发病并出现死亡。一般患病雏鹧鸪在感染4~5天内出现死亡高峰。发病雏鹧鸪呈最急性者,无症状迅速死亡,稍缓者表现精神萎靡,羽毛松乱,头翅下垂,嗜热怕冷,聚集扎堆,缩颈颤抖,闭眼昏睡,常常躲于暗处,不愿走动,不思饮食,渴欲增加,排出稀薄黄白色或灰白色糊状恶臭稀痢,有的病雏出现盲眼或肢关节肿胀,有的病雏肛门周围羽毛粘有痢粪,干结后糊堵肛门,凝集成团,肛门发炎疼痛,致使鹧鸪排粪困难,时常发出“吱吱”痛苦尖叫,肛门露在外面一伸一缩。最后因呼吸困难和心力衰竭死亡。一般在2~3周龄为发病和死亡高峰,病程为4~7天。耐过后生长发育不良,成为慢性病鹧鸪或带菌鹧鸪。成年鹧鸪感染后症状不明显,常表现为产蛋减少,受精率、孵化率下降,偶有成年鹧鸪呈急性感染,出现明显症状,甚至死亡,但感染死亡率不高。
2、诊断:依据初生雏鹧鸪大批发病、死亡,下痢,粪便呈黄白色或灰白色并带有恶臭等特点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作细菌分离和鉴定。常采用普通营养琼脂和麦康凯琼脂培养分离细菌,并结合生化试验及沙门氏菌因子血清加以鉴定。慢性感染的成年鹧鸪和健康带菌鹧鸪则采用全血平板凝集试验检验,即无菌取翅静脉血一滴(0.05毫升),在洁净玻璃板上与等量鸡白痢全血平板凝集试验标准抗原充分混合均匀,并使其散开至直径为2厘米,不断摇动玻璃板,若混合液在2分钟内出现紫色凝集块或明显的紫色凝集颗粒,则判为阳性,表明被检鹧鸪感染了白痢沙门氏菌,应立即淘汰;若混合液在2分钟内不出现凝集,则判为阴性,表明被检鹧鸪没有感染白痢沙门氏菌。
3、防制:其原则是净化种鹧鸪群,生产健康雏鹧鸪,杜绝病原传入,消除鹧鸪群内带菌者与慢性患者,严格执行卫生、消毒、隔离制度。
(1)挑选健康种鹧鸪、种蛋,建立健康种鹧鸪群,坚持自繁自养,慎重引种:净化鹧鸪场,积极建立和培育不带沙门氏菌种鹧鸪群;定期用全血平板凝集试验检疫鹧鸪群,及时淘汰阳性或可疑鹧鸪,对已发生过白痢病的鹧鸪场,应每隔2~3个月检疫一次,对从未发生过白痢病的鹧鸪场,每年检疫一次即可;加强种蛋消毒,防止经蛋传播,入孵前每立方米空间用甲醛溶液40毫升加高锰酸钾20克熏蒸20分钟,或用2%来苏儿喷雾消毒,且彻底清洁和严格消毒孵房和用具;加强饲养管理和环境卫生,对笼舍、胳膊具定期清洁、消毒;引进种鹧鸪应隔离、检疫,确证健康后方可合群;加强育雏饲养管理,实行药物预防,刚出壳雏鹧鸪应用0.01%高锰酸钾饮水1~3天,在鹧鸪易感日龄期间用0.02%土霉素拌料饲喂预防,连用7~10天,发病期间用1∶300百毒杀溶液带鸪喷雾消毒,每天1次,连用3天,同时配合药物治疗。
(2)本病可选用抗生素、磺胺类等药物治疗。环丙水星:饮水:0.01%~0.02%,拌料:0.02%~0.04%,肌注:10~15毫克/千克体重,每天2次,连用3~5天;氟苯尼考:内服:30毫克/千克体重,每天2次,肌注:20毫克/千克体重,每2天1次,连用3~5天;恩诺沙星:饮水:0.005%~0.01%,拌料:0.015%~0.02%,肌注:5~10毫克/千克体重,每天2次。连用3~5天;庆大霉素或卡那霉素:饮水:0.01%~0.02%,肌注:5~10毫克/千克体重,每天2次,连用2~3天。土霉素:饮水:0.02%~0.05%,拌料:0.08%~0.1%,连用7~10天。一般环丙沙星、氟苯尼考、恩诺沙星、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可优先选用,也可选用养殖场过去少用或未用的药物进行给药。但有条件的应进行细菌分离纯化,作药敏试验筛选高敏药物治疗,以保证疗效确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