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小心学了兽医,这个专业适合我儿时的刘月焕自己都没有想到今天走上了兽医专业的道路。他说,自己喜欢的是计算机;1989年高考的时候,他的成绩并不理想,于是服从分配到了内蒙古农牧学院兽医系。“刚拿到录取通知书,就不太喜欢。”当时,刘月焕对兽医的理解还比较局限而且片面,“这个专业不时髦,很多人不学”。一直到他大学三年级,变化发生了。“我出生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我的父母就是牧民,家里也养了很多羊。有的时候,家里喂养的羔羊死了,我母亲就哭。尤其是开始实习了,我跟着老师去老乡家里、养殖场、动物园对很多动物进行调查。将病因弄明白了,我们知道了下一步应该怎么办,解决了实际问题以后,我真正感觉到了享受工作的喜悦。”刘月焕说,实习使他的思想彻底发生了转变。家里养的家畜生病了,他给看看;村里养的鸡生病了,他也去医治。“兽医是一种技术。慢慢的,我觉得这个专业适合我,而且这也是做善事。”从此,刘月焕一发不可收拾,发现自己对兽医越来越感兴趣。本科毕业后,他上了研究生,开始动物传染病和疫苗的研究。“为了运实验用的种蛋,我经常往返于呼和浩特和济南之间。却从来都是风尘仆仆的赶路,从来没有在济南逗留,更说不上去泰山玩一玩。有一次,我的导师就对我说,‘小刘啊,你抽一天的时间带女朋友去泰山玩一玩吧。’我的女朋友1994年来到北京工作,那时在丰台教书。”聊起这段插曲,刘月焕笑了。他说,研究生期间,他通过学习和跟着做课题,积累起了很多传染病知识,这为自己以后的工作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在日本,感受到了什么是真正的兽医学,实现业务上的二次飞跃在刘月焕的办公室里,放着一本相册。打开相册,第一张照片是刘月焕坐在一张不到两尺宽的书桌前;书桌的架子上,堆放着各种资料。2002年4月,经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的推荐,刘月焕进入了日本麻布大学兽医专业学习,从事动物病理学研究工作。“我是1996年8月份到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工作的。当时不适应,我发现搞生物技术的高科技的挺多。当时,我们提倡跟郊区县合作。随着积累越来越多,我感觉差距越来越大。兽医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实践过程中我发现有好多问题解决不了。所以到了日本,如饥似渴地学习。”在日本,刘月焕说自己感受到了什么是差距,什么是真正的兽医学。“那时候,每周一是学术交流,每个月开一次读片会(动物的病理切片———记者注)。有的老师来自东京大学、北海道大学等学校,他们都是自费来参加,把最近的工作进行交流。而且学生的择业意向也跟我们国内有差别。跟我一起念书的一个同学,她是在博士毕业以后自费上的学,兽医专业学费是非常贵的。她说,自己最大的意愿就是做一个小动物大夫。然而在我国国内,严重缺乏这个学科的人才。”刘月焕用“不浮躁”来形容那样一种学习风气。“他们就是在踏踏实实做事情,不浮躁。落实到每一个点、每一个病上。搞清楚动物病因需要很多技术,有的技术恰恰是我们在学习过程中知道的,但是做得很不像样子。从此,我就觉得要扎扎实实做好每一件事情。”在刘月焕看来,在日本接近一年的学习经历使他实现了业务上的二次飞跃。抽屉里常常放着寿司、苹果,是导师留给我的在日本,刘月焕有两位导师。一位已经年过六旬;另一位是50多岁的女士。两位导师的工作态度、和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心,深深的感染着刘月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