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重视家禽生产中存在的免疫抑制现象

2019-01-03 09:16:02浏览:206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近20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养禽业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现已成为世界养禽大国。但是应当看到,由于我国养禽业生
近20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养禽业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现已成为世界养禽大国。但是应当看到,由于我国养禽业生产经营主体多元化,经营主体技术力量、鸡舍设备、饲养管理、防疫管理、生产环境等参差不齐,鸡群发病规模和危害程度有逐年增大的趋势。据调查,在我国发生的禽病已达数十种之多,其中有许多疾病具有免疫抑制性。在家禽众多的免疫抑制性疾病中,有些具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其危害性容易为人们所认识和重视;而有些虽不表现出明显的症状,但由于造成的免疫抑制使机体免疫力降低,使家禽对多种外来病原微生物的免疫应答能力降低,甚至消失,显著增加了家禽的发病率和治疗难度,给养禽业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免疫抑制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细菌性继发感染增多、混合感染增加、呼吸道疾病疫苗免疫接种反应剧烈和药费增加等。引起免疫抑制的因素众多,包括疾病、药物、真菌毒素、应激、营养等等,其中由传染性因素引起的免疫抑制尤为严重和最具危险性。本文对引起家禽免疫抑制的原因进行简要概述,希望能够引起养鸡业界的高度重视。
    1 传染性因素
    传染病是引起家禽免疫抑制的最主要原因,鸡群感染后不仅会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而且还会导致免疫抑制,使感染鸡对其他病原的易感性增加,对多种疫苗的免疫应答下降,甚至导致免疫失败,其间接损失不可估量。在可引起家禽免疫抑制的传染性因子中,鸡传染性囊病病毒(IBDV)、鸡贫血病毒(CAV)、鸡马立克氏病病毒(MDV)和呼肠孤病毒(REOV)占有重要地位。
    1.1 鸡传染性囊病病毒 IBDV是鸡的一种重要的免疫抑制性病毒。在养鸡生产中,IBDV超强毒与温和毒并存、临床型与亚临床型同时发生、高发病率和死亡率与免疫抑制并存。强毒感染鸡表现急性发病和死亡,慢性感染鸡主要表现生长缓慢、生产性能不佳,对多种疫苗接种的免疫应答降低或不应答,增加对其他多种病原微生物的易感性,易患新城疫(ND)、传染性支气管炎(IB)、支原体感染、球虫病等其他疾病,使病毒性和细菌性感染的症状和病变不典型,继发性细菌感染显著增加;包涵体肝炎、坏疽性皮炎等与IBD相关的疾病增加。
    1.2 马立克氏病病毒 MDV引起鸡的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临床上表现内脏、皮肤等部位的肿瘤。MD的非肿瘤性病变包括法氏囊、胸腺、脾脏等免疫器官的溶细胞感染和严重萎缩,以及骨髓和各种内脏器官的变性病变。MDV首先引起B淋巴细胞的溶细胞感染,并由此导致T淋巴细胞转化和肿瘤形成,使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机能受到抑制,淋巴因子的免疫调节作用减弱,最终导致严重的免疫抑制。近年来,由于MDV的毒力明显增强,养殖环境中普遍存在MDV强毒(vMDV)、超强毒(vvMDV)和超超强毒(vv+MDV)毒株,尤其是vv+MDV的出现,使传统的HVT疫苗保护率降低,并且使CVI988疫苗的保护效果也大打折扣,发病率和死亡率显著增加,由其引起的免疫抑制也使鸡群对其他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的易感性增加,给马立克氏病的防制带来了新的挑战。
    1.3 鸡贫血病毒 CAV引起鸡传染性贫血(CIA),这是一种具有传染性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和全身淋巴细胞组织萎缩的免疫抑制性疾病。感染雏鸡表现贫血、生长发育不良、渗出性皮炎和死亡,胸腺、法氏囊、脾脏、肝脏、肾脏、胰腺、十二指肠和盲肠扁桃体以及许多其他组织内淋巴样细胞严重缺失和萎缩,脾脏还可见网状细胞增生。感染鸡由于免疫器官受损、淋巴细胞数量减少及增殖反应减弱、抗体生成水平降低以及细胞因子调节功能障碍,最终出现体液和细胞免疫抑制,继发感染或双(或多)重感染增加,给养鸡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1.4 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 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REV)所致的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RE)多发生于鸡胚或雏鸡感染,可引起感染鸡的急性网状细胞肿瘤、矮小病综合征和淋巴组织与其他组织形成慢性肿瘤(法氏囊淋巴瘤和胸腺、心、肝、脾脏淋巴瘤),以及明显的免疫抑制。REV所造成的商品疫苗污染以及因其感染所导致的鸡群抗感染、抗肿瘤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受到抑制,感染鸡对MD、IB、传染性喉气管炎(ILT)、鸡痘、球虫病、鼠伤寒沙门氏杆菌的易感性增加等等,已越来越受到家禽养殖业的重视。
    1.5 禽白血病病毒 禽白血病病毒(ALV)可引起家禽的白血病/肉瘤群。禽的淋巴白血病(LL)对家禽的免疫抑制包括淋巴样器官的萎缩和再生障碍,抗体应答水平下降,T淋巴细胞应答能力降低,以及细胞因子功能障碍,从而导致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抑制。此外,禽白血病J亚群(ALV-J)可以从5周龄起引起鸡的肿瘤病变和死亡,鸡感染ALV-J可见严重的免疫抑制现象。
    1.6 呼肠孤病毒 REOV感染可以引起鸡的生长受阻、心包炎、心肌炎、心包积水、肠炎、肝炎、法氏囊和胸腺萎缩、骨质疏松,以及呼吸道综合征。雏鸡早期感染REOV,常常引起马立克氏病等的免疫失败。
    1.7 禽流感病毒 禽流感病毒(AIV)的血清型很多,不同血清型之间和同一血清型不同毒株之间致病力有一定的差异。一般情况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PAIV)所致的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易为人们所重视,而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LPAIV)所引起的免疫抑制却易为人们所忽视。研究发现,H5N9能够造成脾脏、胸腺、法氏囊、肠道和肺等器官严重的淋巴组织坏死,细支气管固有层中的淋巴小结发生坏死。H5N3感染鸡的脾脏、心肌、脑、眼、鸡冠和骨骼肌中可见坏死灶和淋巴细胞浸润,脾脏可见红髓中的网状细胞增生,并有异嗜细胞聚集。H5N1和H5N2也可引起脾脏坏死灶。由于免疫器官受损,因而导致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功能抑制,从而增加对其他疾病的易感性,并使双重和多重感染增加。
    1.8 新城疫病毒 新城疫病毒(NDV)引起鸡群的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因而成为当前我国家禽三大传染病之首。NDV感染鸡的淋巴生成系统出现退行性变化,淋巴组织消失。亚急性感染时多个脏器、整个脾脏有坏死病变,脾脏和胸腺的皮质区和生发中心淋巴细胞破坏及局部空泡变性,法氏囊髓质部明显变性。由于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受损,从而造成免疫抑制。
    1.9 其他 除上述8种病毒性感染所致的免疫抑制外,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1LTV)、出血性肠炎病毒(HEV)、减蛋综合征病毒、鸽圆环病病毒、鸭瘟病毒、火鸡淋巴组织增殖病病毒、鸡支原体、鸡白痢沙门氏杆菌、传染性腺胃炎病毒等也可造成一定程度的淋巴器官组织的损伤和免疫抑制。
    2 遗传因素
    动物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免疫应答在一定程度上受遗传控制。家禽品种繁多,对病原因子的免疫应答各有差异,即使同一品种不同个体的家禽,对同一疫苗或病原因子的免疫反应强弱也不一致。有的家禽甚至对病原具有先天性免疫缺陷,从而导致免疫失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如能克隆到免疫抑制相关基因,则可进一步揭示在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疾病和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免疫抑制作用的分子机制,这对疾病的防治研究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3 营养因素
    抗原进入机体,产生不同水平的免疫反应-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它们都需要一定的营养物质。营养物质缺乏或不足,均会影响免疫抗体的生成速度或生成的数量,从而导致免疫反应滞后或免疫应答能力下降,免疫反应也会受到抑制。
    4 中毒因素
    4.1 真菌毒素 真菌毒素是一种重要的免疫抑制因素,在高温和阴雨连绵季节,谷物饲料中的霉菌大量繁殖,产生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等有害物质,即使是在允许范围内的较低含量,这些毒素也可导致鸡淋巴细胞溶解,从而使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调节机能受到抑制。
    4.2 重金属 许多有害的重金属元素,例如镉、铅、汞、砷等,都可使淋巴细胞溶解,引起免疫细胞功能失调,影响特异性抗体的生成,导致免疫抑制,从而增加机体对病毒和细菌的易感性。
    4.3 其他 卤化苯、卤素,以及农药等化学物质可引起家禽免疫系统组织部分甚至全部萎缩以及活性细胞的破坏,进而引起免疫失败。
    5 药物因素
    5.1 抗微生物药 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氯霉素和痢特灵等抗生素具有不同程度的免疫抑制作用,有些抗病毒的药物也具有使家禽白细胞减少和可逆性贫血的副作用。氯霉素可以使家禽发生可逆性的骨髓造血功能抑制和再生障碍性贫血,低剂量氯霉素可抑制淋巴细胞的抗体生成,使机体产生抗体的能力下降,从而削弱机体的免疫力;卡那霉素对T、B淋巴细胞的转化有明显抑制作用,新霉素对家禽ILT疫苗、土霉素对ND活疫苗、四环素对巴氏杆菌疫苗免疫接种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5.2 激素 糖皮质激素有明显的免疫抑制效应,地塞米松可激发鸡法氏囊淋巴细胞的渐进性死亡,减少淋巴细胞的产生,兽医临床上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会造成免疫抑制。细胞毒类(环磷酸胺和硫唑嘌呤)能抑制细胞DNA、RNA和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抑制淋巴细胞的增殖,阻止抗原敏感淋巴细胞转化为免疫母细胞,特别是对T细胞的抑制作用较强。环孢素主要抑制T细胞的功能,主要作用于诱导期和T细胞分化增殖的早期并可抑制IL-2的产生及反应;还可增加T细胞中的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表达,它是IL-2诱导T细胞增殖的强抑制物,也是抗原特异性的细胞毒性T细胞的强抑制物。
    雄性激素对法氏囊的生长有抑制作用,睾丸激素可使家禽对细菌感染的免疫力下降,二氢睾丸激素可抑制免疫成熟早期型鸡的法氏囊生长,抑制免疫应答。
    6 免疫方面的因素
    6.1 免疫麻痹 在一定限度内,家禽体内主动免疫抗体的产量随抗原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但抗原过多,当超过一定的限度时,抗体的形成反而受到抑制,即出现“免疫麻痹”的现象。有些养鸡场超剂量、多次密集免疫,引起家禽机体的免疫麻痹,不但达不到预期的免疫效果,反而导致免疫失败和传染病暴发,造成严重损失。
    6.2 免疫缺陷 家禽因遗传、疾病、营养等原因导致机体免疫器官受损,或脾脏、法氏囊或胸腺等免疫器官发育不全,免疫系统先天性不足,从而使其淋巴细胞的功能受到破坏,T或B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缺乏,降低或不能产生免疫球蛋白,进而造成免疫抑制。
    6.3 其他 由于家禽普遍进行疫苗接种,家禽出壳后都具有一定的母源抗体。该母源抗体除对幼龄家禽起被动免疫保护的作用外,在一定条件下也有不同程度干扰弱毒苗接种和抑制主动免疫抗体产生的作用。
    7 应激
    动物机体的免疫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神经、体液和内分泌的调节,在环境过冷过热、湿度过大、通风不良、拥挤、饲料突然改变、运输、转群、断喙、接种等应激因素的影响下,机体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导致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8 结语
    引起免疫抑制的因素众多,既有生物因素和遗传因素,又有营养和饲养管理方面的原因,其中一些已为养鸡场广为重视,但许多却为养鸡场所忽视。因此,在生产现场应对其给予高度重视,根据不同原因分别采取相应的措施,对症下药,尽可能消除、控制或减少引起免疫抑制的原因和疾病,确保家禽健康,减少疾病,提高生产水平,增加经济效益。
(责任编辑:叶编)
下一篇:

解除桑叶病毒、病菌和农药残留

上一篇:

野鸡的生活习性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