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子白发病是谷子种植过程中常见的病害之一,在我国各个谷子生产区均有发生,其中尤以春谷栽培区受害最重。谷子一旦染上白发病,将严重影响谷子种植的产量和品质,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那么,谷子染上白发病怎么办?现将谷子白发病的危害与防治介绍如下。
图:谷子白发病
一、谷子白发病的危害症状
白发病是侵染病害,谷子从萌发到抽穗后,在各生育阶段,连续表现出多种不同症状:烂芽幼芽出土前被侵染,改变曲折,变褐腐朽,不能出土而死亡,构成田间缺苗断垄。烂芽多在菌量大、环境条件特别有利于病菌侵染时发作,罕见。灰背从2叶期到抽穗前,病株叶片变黄绿色,略肥厚和弯曲,叶片正面发生与叶脉平行的黄白色条状斑纹,叶背在空气湿润时密生灰白色霉层,为病原菌的孢囊梗和游动孢子囊。这一症状被称为“灰背”。苗期青丝病的鉴别,以有无“灰背”为首要依据。白尖、枪杆、青丝株高60厘米左右时,病株上部2-3片叶片不能打开,卷筒直立向上,叶片前端变为黄白色,称为“白尖”。7-10天后,白尖变褐,枯干,直立于田间,构成“枪杆”。以后心叶薄壁安排解体纵裂,散出很多褐色粉末状物,即病原菌的卵孢子。残留黄白色丝状物(维管束),弯曲如头发,称为“青丝”,病株不能抽穗。看谷老有些病株可以抽穗,但穗子短缩肥肿,全部或部分变形,颖片伸长变构成小叶状,有的弯曲成角状或尖针状,向外蔓延,呈刺猬状,称为“看谷老”。病穗变褐干枯,安排决裂,也散出黄褐色粉末状物。部分病斑苗期病叶“灰背”上发生的病原菌游动孢子囊,随气流传播到健株叶片上,部分侵染构成叶斑。叶斑为不规则形或长圆形,初嫩绿至淡黄色,后变为黄褐色或紫褐色,病斑反面密生灰白色霉层。老熟叶片被侵染后,构成褐色小圆斑,霉层不明显。发生灰背的病苗后期多构成白尖、青丝或看谷老,但也有的后来症状消失而正常抽穗。也有的病苗前期不呈现灰背,后期却变为白尖、青丝或看谷老。
图:谷子白发病
二、谷子白发病的防治方法
采用合理轮作、药剂拌种和种植抗病品种等归纳办法进行防治。
1.种植抗病品种谷子青丝病菌有不同生理小种,在抗病育种和种植抗病品种时应予留意。
2.农业防治:轻病田块实施2年轮作,沉痾田块实施3年以上轮作,适于轮作的作物有大豆、高粱、玉米、小麦和薯类等。施用净肥,不必病株残体沤肥,不必带病谷草做饲料,不必谷子脱粒后场院残余物制造堆肥。在“白尖”呈现但尚未变褐决裂前拔除病株,并带到地外深埋或烧毁。要大面积连续拔除,直至拔净停止,并需坚持数年。
3.药剂防治: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或35%甲霜灵拌种剂,以种子分量0.2%-0.3%的药量拌种。或用甲霜灵与50%克菌丹,按1:1的配比混用,以种子分量0.5%的药量拌种,可兼治黑穗病。用甲霜灵拌种可采用干拌、湿拌或药泥拌种等办法,湿拌和药泥拌种作用更好。土壤带菌量大时,可沟施药土,每公顷用40%敌克松3.75千克,掺细土15-20千克,撒种后沟施盖种。
【小编结语】白发病是谷子的主要病害,做好谷子白发病的防治工作,是实现谷子种植产量效益的关键。上文中为大家介绍了谷子白发病的危害与防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