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的品质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猪的品种,例如杜洛克、皮特兰等猪的肉质差别很大;其次是饲养管理,尤其是动物被屠宰前几天或几小时更为重要。而且,从运输到屠宰、屠宰技术、胴体的冷藏、出售或食用前对肉的储藏等都对肉质具有影响。
然而,现在越来越多的动物营养学家认识到日粮的组成对肉质也有很重要的影响,尤其是添加维生素、矿物质的日粮。新版的畜禽日粮标准仅强调肉质的几方面:颜色、质地、保质期或鲜肉保持良好口感的时间、是否畅销。日粮添加维生素、矿物质要根据动物的品种、肉的品质客观地来确定。现在人们对维生素e、维生素c、核黄素、和含钾、镁的矿物质比较重视。
早期在维生素以、矿物质对肉质的改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猪肉上。虽然现在牛肉、禽肉的国际贸易不断加大,并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但改善猪肉品质仍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在长期追求肉猪的瘦肉率、生长速度后,猪的遗传改良公司现在正加大对猪肉品质的改良。这项在瘦肉型猪上的大胆的抉择考虑到,减少背膘厚度的同时可能相应的减少大理石花纹或肌间脂肪的量。美国伊利诺斯州猪的营养学家harold
rosson指出减少肌间脂肪的含量可能降低猪肉的品质,尤其降低风味、嫩度、系水力等。
屠宰前后维生素的作用。
维生素e是有效的抗氧化剂,能够抑制肌肉组织中脂肪的氧化。饲粮中添加维生素e能够减少脂肪的氧化(酸败速度下降)和水分的损失(烹饪前和烹饪过程中水分的损失),同时改善肉的颜色,提高保质期。而且,当日粮水平高于nrx(1998)日粮的最低水平时,维生素e还能提高猪的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
国外现在对日粮中添加维生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应用那种形式的维生素e-合成的还是天然的。研究表明猪对后者的吸收是前者的两倍,而且更容易将后者保留在组织中。
另一种维生素-核黄素或vb2是氨基酸和脂肪代谢中的重要营养成分,与肉的品质有关。大量的研究表明,沉积等量蛋白所需的核黄素的量比沉积等量脂肪高六倍。这表明,瘦肉沉积的越多所需的核黄素的量越大。有学者指出现在的nrc(1998)关于核黄素的需要量的规定已经过时了,它主要是为高瘦肉率的猪而设计的。
从70年代初,科研人员就开始试着用添加维生素c来改善猪肉的颜色。然而大多数试验采用长期添加维生素c的方法。他们的目的是用大剂量的维生素c来降低屠宰过程中糖的酵解,达到优化草酸盐的浓度的目的。
研究人员以前将糖酵解(葡萄糖和其它碳水化合物在肌肉中转化乳酸)、鲜猪肉的颜色、吸水力联系在一起。爱华州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饲喂单一维生素c290mg(783mg/kg)能够改善猪肉的吸水力、背部肉的颜色稳定性。同时,国际著名的维生素生产商罗氏公司称维生素c是一种最不稳定的维生素。膨化、制粒、加热都能降低维生素c的品质。
矿物质可支持肌肉的生长和肉的完整性。
讲到矿物质,现在很我猪的营养学家严重忽视生长后期钾的添加水平。钾是猪体的第三必需矿物质,肌肉组织中第一必须矿物质。钾不仅可以促进氨基酸分子的吸收,尤其可以提高赖氨酸的利用率。
科学地讲,nrc推荐的猪的日粮钾的添加量也已经过时。钾对猪肉的系水力和组织中合适的ph值都很重要。同时,钾可以降低pse(pale,softexudativesyndrome)肉的发生率。当前,大部分猪的营养学家严重忽视镁在生长后期的添加量。与钾功能相似,镁也参与蛋白质的合成。而且,添加镁同样可以通过降低水分的损失以改善肉的品质、色泽,降低pse肉的发生率。
mikeellis与其他美国伊利诺斯州大学的研究者的研究支持澳大利亚学者关于小麦天门冬氨酸镁、氯化镁的调查研究。他们的研究表明,后两者在改善相同吸水力方面要比前者价格便宜。美国的研究者将研究重点放在mgso4.7h2o上,屠宰前2~5天在玉米-豆粕粮(2.72公斤/每天/每头)中每日每头猪添加3.2mgso4·7h2o。kenpurser也参与伊利诺斯州大学的研究,他指出屠宰前两天添加mgso4·7h2o可以改善猪肉的色泽、硬度、减少水分的损失。
美国紧随荷兰之后对镁盐添加剂进行研究。其研究表明,在猪日粮中添加0.2~0.5%醋酸镁,猪肉的品质比荷兰制定添加一系列添加醋酸镁的标准品质提高7%,同样减少了pse肉的发生率。而且,日粮中添加镁能够提高猪的生长速度、饲料转化率,减少猪自相残杀的发生。在动物正常代谢中添加的醋酸,可以完全吸收。营养学家所了解的添加维生素和矿物质对肉质的影响,主要基于要解决临床营养缺乏对动物生长性能的影响。但是当前国际肉类市场的专业化和特殊化日益增强,主要提供牛肉、猪肉、禽肉。而且,食物链纵向和横向的结合,使得肉类的加工者甚至超市可以指定动物的营养体制。所以猪的营养学家必须考虑饲料的组成,从而生产出更高质量的肉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