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猪瘟和链球菌病混合感染的临床诊断与综合防治

2019-01-03 12:49:42浏览:339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猪瘟是世界养猪业的一大顽疾,常常与一种或几种细菌、病毒、原虫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因此,使用抗生素类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近
猪瘟是世界养猪业的一大顽疾,常常与一种或几种细菌、病毒、原虫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因此,使用抗生素类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近年来,屡有报导猪瘟和链球菌病混合感染,给养猪场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笔者结合30年来的临床经验,现就如何防治猪瘟和链球菌病混合感染浅谈如下,供养猪场或同行参考、借鉴。

发病原因

疫苗免疫不到位或免疫程序不科学:未做免疫,或疫苗运输、保存、使用不当,造成免疫效果差或无效。消毒不到位:链球菌病多由外伤感染引起,如器械、环境消毒不严造成伤口感染,子猪的断脐、断尾,3~4日龄的补铁、补硒注射,阉割,疫苗的免疫注射等操作过程中消毒不严造成感染。防范不到位:猪瘟病毒侵入猪场、患有免疫抑制性猪病、原虫感染加之防治不到位,造成继发感染等。

临床症状

病猪突然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或废绝,先拉稀后便秘,卧地不愿站立,体温升高为40.5℃~42℃,眼角有眼屎,喜扎堆,耳、腹部、四肢末端、肛门、尾巴,尤其是股内侧、后腿叉上部有紫红色或蓝紫色出血斑,急性的全身发红,突然倒地,阵发痉挛而死,稍缓和的后肢摇摆,站立不稳,有的出现后肢软瘫,有的关节肿大,后期多数倒地出现神经症状,如阵发性痉挛、四肢划动、口吐白沫等,后期体温降低,腹部皮下有紫红色出血点,出血点后期变为褐色,乳头变褐,全身皮毛黯淡无光,体温低于常温,衰竭而死。本病 1~2月龄子猪高发,中猪也有发生。

病理变化

急性的全身表现败血症变化,往往来不及治疗即死亡。慢性的眼睑肿胀,切开有液体流出,淋巴结初期肿大,后期坏死,呈黑褐色,切面呈大理石花纹样。剖开病死猪腹部皮肤,皮肤内侧有零星的黑褐色点状,肺脏充血、出血,有的胸腔积液,积液遇空气呈胶冻样,心肌面有弥漫性出血点,脾脏肿大,周边有出血梗死或紫黑色坏死灶,肝脏表面有出血点及坏死,肾脏肿大,有出血点或出血斑,膀胱内壁有出血点,小肠、结肠有炎性变化,有的脑膜或脑实质出血,有的关节肿大,剖开有黄色胶冻样液体物。

临床诊断要点

一、发病前期多有外伤史。二、有猪瘟疫苗免疫不到位的情况。三、病猪腹部皮下有明显出血点,后腿叉上部有出血斑。四、多数病猪后肢有站立不稳现象。五、结合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解剖等综合分析作出初步诊断,必要时通过实验室诊断确诊。

综合防治

猪瘟与链球菌病混合感染,在未做猪瘟疫苗免疫的猪场多表现为急性,发病快,病程短,死亡率高;在免疫工作做得好的猪场多表现为慢性,有零星死亡。因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预防:

一、做好疫苗免疫注射工作。母猪配种前要做好猪瘟疫苗的免疫,每次产后20天可随未做超免的子猪按4个剂量的兔化猪瘟弱毒疫苗加强免疫1次;子猪在猪瘟流行期间可做超免,未做超免的20日龄按2个剂量免疫注射,55~60日龄按4个剂量加强免疫1次。母猪产前20天免疫链球菌病灭活苗1次,子猪 20日龄免疫链球菌病灭活苗1次。二、做好消毒防范工作。搞好环境卫生,严格执行消毒制度,健全兽医卫生防疫制度并执行到位,对猪体伤口要及时消毒处理,以防感染,严防猪瘟病毒传入猪场。三、做好药物保健。每隔1~2周用蓝圆热毒清 (抗毒、杀菌、提高免疫力的中药提取剂)按0.2%的比例拌料2天,圆蓝五肽(提高免疫力的中药多肽提取剂)100毫升加水25公斤让猪自由饮用2天。四、落实“五早”措施。对猪病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早灭原,尽早净化猪场。

治疗:

一、对大群猪用蓝圆热毒清、圆蓝五肽拌料和饮水3~5天。二、给重症猪打针。猪每公斤体重用头孢克林(主要成分为林可霉素)0.2毫升、圆蓝五肽0.2毫升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用3天。同时配合上述药物拌料让猪自由采食。也可按猪每公斤体重用蓝圆热毒清0.1 克、圆蓝五肽0.4毫升口服,每天2次,连用3天。上述防治措施经临床应用,取得了很好的防治效果。

目前,猪场的疫病日趋复杂,往往多种疫病混合感染。因此,要及时掌握疫情动态,掌握新的防治措施,切实做好消毒、免疫、保健等方面的综合防治工作,方能防患于未然。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鱼鸭混养的几点经验

上一篇:

大蚕饲养技术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