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症状
轻度感染的病羊往往无明显症状,主要表现为消瘦、贫血,黏膜苍白,食欲不振,被毛粗乱无光,步行缓慢,在眼睑、颌下、胸腹下出现水肿,最后因极度衰竭而死亡。急性病羊多表现为发热、不食、精神不振、易疲劳、排黏液性血便、全身颤抖,严重者多在几天内死亡。
病理变化
急性死亡病例可见肝脏肿大,包膜有纤维素沉积,常见有2~5毫米长的暗红色虫道,内有凝固的血液和少量幼虫,腹腔内有血红色液体。慢性病例可见肝实质萎缩、褪色、变硬、边缘钝圆,小叶间结缔组织增生,胆管肥厚,扩张呈绳索样突出于肝脏表面,胆管内膜粗糙,有磷酸盐沉积,胆管内充满虫体和污浊的棕褐色液体,胸腹腔及心包内有积液。
治疗
通常用丙硫苯咪唑(肠虫清)按羊每公斤体重20毫克灌服。贫血严重、心率不齐、呼吸困难的病羊肌注板蓝根、复合维生素B、维生素B12、血虫灭卡那霉素;贫血较轻的可在饲料中添加硫酸亚铁,连用4~5日。
预防
一是定期驱虫,根据本地区该病的流行情况,每年春、秋两季各驱虫1次,第一次可在10~11月,第二次可在4~5月;二是对羊粪及时清理堆积发酵,杀死虫卵;三是要注意饮水及饲草卫生,不要在有椎实螺的地方放牧,以防感染囊蚴;四是给羊饮水最好用自来水或井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