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当前畜禽常见疫病的防治一、猪的常见疫病的防治㈠猪瘟是一种由猪瘟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⒈症状:急性败血型:体温升高至40.5-42℃,且稽留不退,精神沉郁、不吃食、不饮水,怕冷,眼结膜潮红,粪便干而臭,3-4天后转为腹泻。口黏膜和眼结膜有小出血点,耳尖、腹下、四肢内侧皮肤有出血斑和紫斑,体表淋巴结肿大,少数猪高烧,出现神经症状,病程1-3周,病的后期常继发细菌感染,特别以肺炎和坏死性肠炎为多见。慢性温和型(非典型):潜伏期长,病猪体温时升时降,食欲时好时坏,便秘和腹泻交替发生,病猪的耳尖、尾根和四肢皮肤经常发生坏死,病程较长,可超过1个月。妊娠母猪有一定的免疫力,感染后发病不明显,带毒,导致胎儿带毒,引起死胎、木乃伊胎、弱胎、个别存活仔猪出现神经症状。⒉防治:⑴以预防为主,21-30日龄断奶仔猪用猪瘟疫苗免疫一次,60日龄再免疫一次,以后每半年免疫一次或仔猪超前免疫:即仔猪出生但未吃初乳前用猪瘟疫苗接种,过一小时后方可吃哺乳;仔猪断奶后再免疫一次,可获得坚强保护。⑵提倡自繁自养,加强饲养管理和卫生工作,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⑶对病猪和可疑病猪应立即隔离,尽早注射抗猪瘟血清或干扰素加免疫球蛋白,康复后再接种猪瘟疫苗;对假定健康猪进行紧急预防接种:参考剂量为4-8头份,对控制疫情发展起到良好的作用。⑷对猪舍环境及用具进行紧急消毒,消毒最好用火碱、过氧乙酸、漂白粉。㈡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动物(如猪、牛、羊、骆驼、鹿等)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⒈症状:病初体温升高至40-41℃,食欲减少,精神不振,在蹄冠、蹄踵、蹄叉、口腔的唇、齿龈、鼻镜、颊腭、舌面、口、乳房的乳头等部位出现一个、几个或更多的米粒大小的水疱,水疱破裂后形成鲜红色的烂斑,干燥后形成黄色痂皮。严重的蹄壳脱落,出现跛行。出生仔猪和哺乳仔猪常呈急性肠炎和心肌炎而突然死亡,病死率可达60%-80%。⒉防治:⑴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猪场清洁卫生,严格做好消毒和预防接种工作。免疫程序:散养户实行春秋两季各进行一次免疫,规模场按程序进行免疫,仔猪30-45日龄时初免,犊牛:3-4月龄时进行初免;羔羊:3-4月龄时进行初免。疫苗使用:牛、羊:使用O型-亚洲Ⅰ口蹄疫二价灭活苗;猪使用O型口蹄疫灭活苗进行免疫。⑵一旦发生疫情,立即向当地畜牧部门报告,采取隔离、封锁、扑杀措施,防止疫情扩散。㈢猪繁殖与呼吸道综合症(蓝耳病)是近几年出现的一种新的传染病,该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主要特征为母猪厌食、发热和繁殖障碍,新生仔猪常出现呼吸道症状且死亡率高。⒈症状:妊娠母猪,精神沉郁,食欲减少或废绝,咳嗽,发生早产、流产、死胎、木乃伊、弱仔等,部分母猪产后无乳,胎医停滞。仔猪,体温可升高到40℃以上,呼吸困难,食欲减退或废绝,前期腹泻,逐渐消瘦,后期脱水便秘,被毛粗乱,后肢呈交叉状站立不稳,耳尖发绀变兰,漫及全耳,腹部、大腿内侧皮下充血,呈深红色,直至体温下降,衰竭死亡;⒉防治:本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必须建立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方法,减少该病的危害。①注意引种安全,不从疫区购猪;②猪舍之间进行隔离,产仔舍和育仔舍应在上风向。③加强饲养管理,对病猪补充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高能量饲料,尤其注重维生素E和微量元素硒的补充;④保持猪舍、饲养用具及环境的清洁卫生,产房要彻底消毒,同时必须注意保暖和干燥;⑤搞好预防免疫工作,是控制该病的最经济有效的方式。㈣猪伪狂犬病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两季和产仔旺季多发。⒈症状:新生仔猪,可在产后2-3日龄发病,初期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不振、体温升高、出现颤抖、运动失调、下痢、呕吐。后期表现为前肢张开或四肢强直,后驱发软、麻痹、呈犬座姿势。经两天后倒地,四肢呈“游泳”状划动。4月龄以上猪,体温可升高至41-42℃,呼吸加快,呈腹式呼吸,流鼻涕、咳嗽、精神不好。带仔母猪感染,发病突然,体温升高到41-42℃,食欲大减,时有呕吐,间有运动不调。怀孕母猪发病后主要表现为呕吐、发热、流产,产死胎或木乃伊。⒉防治:本病为病毒病,无特效药,主要是做好疫苗预防接种,要彻底根除本病,须反复检疫,淘汰阳性猪。另外应做好消毒、灭鼠等工作,防止疾病传播。㈤仔猪黄痢与白痢仔猪黄、白痢内因是由大肠杆菌引起,天气突变、环境阴冷潮湿、脏、仔猪喝尿喝脏水等外因,外因是诱发因素。⒈症状:黄痢多发于1周以内的哺乳仔猪,2-3天便发病,3-7天内猛烈腹泻,粪便外观可见黄白色水样气泡、恶臭,仔猪精神不振、消瘦、脱水、畏寒。7天后排出浆状、糊状、乳白色或灰白色粘性、腥臭而稀薄的粪便,称为白痢。患白痢的病猪被毛粗糙无光,行动缓慢,发育迟滞,易继发肺炎,病程一周左右,死亡率极高。⒉防治:仔猪黄白痢均是大肠杆菌所引起,在防治上可采取共同的措施。由于大肠杆菌菌株变异比较大,而且容易产生抗药性,有时用抗菌药物治疗收效甚微,因此必须在管理上下功夫,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方能凑效。①给母猪在临产前2-3周注射大肠杆菌性腹泻三价苗。②加强怀孕母猪的饲养管理,保证母猪吃上含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丰富的饲料,提高出生仔猪的抗病力。③仔猪出生后要尽早吃足初乳,并适时补充铁质和微量元素硒;生后12小时内给仔猪口服抗菌素,之后每12小时服用1次,连用3;㈥仔猪副伤寒由沙门氏杆菌引起,各龄猪均易感染,主发2-4月龄猪群。⒈症状:慢性为主要病型,急性型多发生于断奶仔猪。急性型(败血型):体温突然升高到41-42℃,食欲不振,鼻端干燥,有时呕吐,眼结膜潮红,有分泌物,先便秘后腹泻,粪恶臭带血,病猪常由于腹痛而弓背尖叫,在鼻端、耳、颈、腹及四肢内侧皮肤出现紫色斑,病期1-4天,死亡率较高。慢性型(肠型):体温升高,40.5-41.5℃,以后发热幅度不定。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不振,周期性便秘和腹泻,排出粥样或水样粪便,粪便臭,混有血和粘液,腹部和四肢皮肤有痘样湿疹,下痢猪脱水且渴欲增加,有的猪发生肺炎,表现咳嗽、呼吸加速、流鼻液,病期2-3周衰竭而死。⒉防治:①增强仔猪抗病力,尽早让仔猪吃足初乳。②仔猪断奶后,免疫接种仔猪副伤寒弱毒冻干疫苗。③发病猪要及时隔离,并及早治疗,常用药物有土霉素、卡那霉素、氟哌酸、硫酸庆大霉素等。㈦猪链球菌病是由数种不同的链球菌引起的不同临床类型传染病的总称。主要有败血型、脑膜炎型和关节炎型等三种类型。病猪和病愈带菌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主要经呼吸道、消化道和损伤的皮肤感染。猪、马属动物、牛、绵羊、山羊、鸡、兔、水貂以及鱼等均有易感染性。猪不分年龄、品种和性别均易感。猪链球菌2型可感染人并致死。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5~11月份较多发。⒈症状:败血型链球菌病:临床上分为最急性、急性和慢性三型。①最急性型:发病急、病程短,常无任何症状突然死亡。或突然减食或饮食废绝,体温升高达41~43℃,呼吸迫促,多在24小时内死于败血症。②急性型:多突然发生,体温升高40~43℃,呈稽留热。呼吸迫促,鼻镜干燥,流浆液性或脓性鼻涕。结膜潮红,流泪。颈部、耳廓、腹下及四肢下端皮肤呈紫红色,并有出血点。③慢性型:表现为多发性关节炎,一肢或多肢关节发炎。关节肿胀,跛行或瘫痪,最后因衰弱、麻痹致死。④脑膜炎型链球菌:以脑膜炎为主,多见于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主要表现为神经症状,如磨牙、口吐白沫,转圈运动,抽搐、倒地四肢划动似游泳状,最后麻痹而死。⑤关节炎型链球菌病:以关节等处形成脓肿为特征。⒉防治:受威胁的猪场和村庄,对猪只要进行菌苗接种。做好猪栏、场地的消毒工作。发现病猪、死猪要按规定治疗或无害化处理。治疗可用青霉素、链霉素、四环素、土霉素等抗生素类药物。二、鸡的常见疫病的防治㈠新城疫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各日龄的鸡均能感染,20-60日龄鸡最易感,死亡率 也高。⒈症状:病鸡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拒食,排出绿色或黄白色稀粪。口、鼻内有多量粘液,甩头时常见粘液流出。嗉囊充满气体或液体。呼吸困难,表现有喘、咳嗽,张口呼吸。发病2-3天后死亡增加,4-5天后达到高峰,8-10天鸡只死亡缓慢下降。耐过鸡可出现阵发性痉挛,头颈扭转,脚弓反张、运动失调以及麻痹症状。产蛋鸡在发病初期不表现产蛋量大幅度下降,软壳蛋、畸形蛋明显增多。⒉防治:①加强鸡群的饲养管理工作,认真执行兽医卫生防疫制度。②免疫接种是预防本病最有效的办法。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采用弱毒苗与灭活苗联合使用,可以控制非典型新城疫的发生。③当鸡场一旦发生新城疫,应立即采取紧急免疫接种疫苗,雏鸡应用La系或Co30苗3-5羽份滴鼻点眼,成鸡可肌肉注射I系疫苗。并严格进行消毒,防治疫情扩散。㈡禽流感是由A型病毒引起的禽类的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以传播快、死亡率高为特征。根据流感病毒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抗原性的差异,可不同的亚型。目前流行的高致病性禽流感为H5N1型、低致病性禽流感为H9N2。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多发于冬、春季节。⒈症状:精神萎顿,饮食减少或废绝,病鸡体温升高,可达43℃以上。头和颜面部水肿,,冠和肉垂发绀,呈紫色或黑紫色,有时有散在性的黄色坏死点;呼吸道症状可见有咳嗽、打喷嚏、尖叫、啰音、甚至呼吸困难;有严重腹泻,排绿色水样粪便,消瘦;产蛋量下降,软蛋、薄皮蛋增多;跖部角质鳞片出血,呈弥漫性紫红色,并有较高的死亡率;有惊厥、瘫痪。⒉防治:①免疫接种:接种疫苗使易感禽群获得特异性免疫力,是预防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关键。一般应进行两次以上,2-4周龄鸡颈部皮下注射0.25-0.30毫升,成年鸡注射0.5毫升,免疫期5个月。②切实搞好预防性消毒:醛类、含氯消毒剂、酚类、氧化剂、碱类等均能杀死环境中的病毒。③处理好禽粪便和死禽,消灭蚊、蝇、老鼠,驱除野鸟,不搞混养。④一旦发生疫情应立即向当地畜牧兽医部门报告,划定疫点、疫区和受威胁区,进行封锁隔离。对疫区的禽类及其污染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对受威胁区进行紧急免疫接种。加强检疫和消毒工作,严防疫情的传播。㈢马立克氏病是最常见的一种鸡淋巴组织增生性,以外周神经、性腺、虹膜、各脏器肌肉和皮肤的单核细胞浸润为特征。发病鸡群常大于4周龄,发病鸡死亡率为50%-80%。⒈症状:①神经型:运动障碍,病鸡呈“劈叉”姿势,翅下垂,低头歪颈,失声,嗉囊扩张,呼吸困难,拉稀。②眼型:失明,虹膜受损,正常色素消失,瞳孔收缩,边缘不整,呈同心环状或斑点状灰白色,俗称灰眼症。③皮肤型:多见病鸡翅膀、颈部、背部或尾部皮肤上的毛囊肿大,皮肤增厚,形成米粒大至蚕豆大的结节及瘤状物。④内脏型:精神不振,突然死亡。⒉防治:疫苗接种是本病的关键,给出壳后1日龄雏鸡皮下注射疫苗。㈣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2-15周龄,其中3-6周龄鸡多发,4周龄最易感,成年鸡法氏囊已退化,一般不感染或慢性经过。病毒通过污染饲料、饮水、用具等消化道传染,也可经呼吸道和眼结膜感染。⒈症状:本病主要是中雏突然发病,病鸡减食,精神差、翅膀下垂,羽毛无光泽,嘴常插入羽毛内,在热源附近打堆堆。有的病鸡不断地啄自己泄殖腔周围。病鸡先排出粘黄色粪便,后出现白色或水样下痢,泄殖腔周围羽毛被鸡便沾污。病鸡出现脱水症状,饮水增加,食欲减少或废绝,死前出现震颤,衰弱,出现症状后1-2天可出现死亡。本病的发病率高达100%,在感染后三天出现死亡,5-7天达到高峰,以后死亡率下降,8-9天后停止死亡,来得急,消失快,具有一过特点。⒉防治①预防接种:每只小鸡作两次免疫,第一次在10-14日龄接种法氏囊三价苗滴口,第二次20-28日龄用法氏囊中毒弱毒苗2倍量饮水。②母鸡开产前皮下注射法氏囊油乳剂灭活苗1毫升,连产7个月的蛋含有卵黄抗体,提高雏鸡母源抗体效价。③发生本病后可以立即注射卵黄抗体,并配合电解多微饮水有一定疗效。㈤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冠状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各种年龄、品种的鸡可发病,但雏鸡最为严重,40日龄内的鸡多发。鸡群拥挤、过热、过冷,通风不良,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以及饲料供应不足均可促进本病发生。⒈症状:病鸡突然发病,出现呼吸症状,迅速波及全群,幼龄鸡表现为伸颈、张口呼吸,咳嗽,呼吸时发出特殊叫声,特别是夜间听得更清楚。随着病情的发展,病鸡逐渐衰弱、食欲废绝、羽毛松乱、翅膀下垂、昏睡、怕冷、打堆、鼻流粘性鼻液、流泪等症状;成年鸡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打喷嚏、气管有啰音。产蛋鸡产蛋量下降,产出软壳蛋,沙壳蛋,蛋质下降,蛋白稀薄如水样,蛋黄与蛋白分离,蛋白粘着于蛋壳膜上面。当感染肾传支毒株时可引起肾炎、肠炎、下痢的症状。⒉防治:①严防引进病鸡。严格执行隔离、检疫、消毒等防疫措施,防止一切动物和污染物品进入鸡群,加强消毒工作。②加强饲养管理。注意鸡舍的通风换气,防止过挤,注意保温,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饲料,增强鸡体抵抗力。③预防接种:5-12日龄雏鸡接种新支肾二联四价活疫苗,35-45日龄接种H52活疫苗,120-140日龄接种新支多价油苗或新支减三联苗。㈥鸡白痢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雏鸡常见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是严重危害雏鸡成活率的原因之一,该病的传播方式较为复杂,可以经卵传染,可以通过幼雏之间恶接触感染,也可通过隐性感染的成年鸡传染。⒈症状:幼雏出壳后5-6天即可发病,到2-3周龄时达到高峰期,病鸡怕冷,身体蜷缩如球状,常成堆的拥挤在一起,尖声鸣叫,两翅下垂,绒毛松乱,精神委顿,眼半闭,不久出现下痢,拉出白色浆糊状稀粪,将泄殖腔周围的绒毛粘糊成团,常称为“糊屁股”,由于结成团的粪便封住泄殖腔,病鸡排粪时因疼痛常发出“吱吱”尖叫声。多数病鸡由于呼吸困难,张口伸颈,2周龄左右的病鸡死亡率较高,3周龄以上的鸡较少死亡,但发育迟缓。成年鸡不表现明显症状,成为隐性带菌者,有的病鸡可发生卵黄性腹膜炎,出现“垂腹”现象。2、防治①引进鸡苗时要从鸡白痢净化场引进。②搞好清洁卫生,防重于治。可在2-7日龄用健雏旺饮水,连用3-5日可以预防。③治疗用抗菌补液相结合的原则。可以用杆菌奇康和杆菌速灭分别使用,并可在水中加入口服补液盐供鸡饮用。㈦大肠杆菌病鸡大肠杆菌是由一定血清型的大肠埃希氏菌引起的一类传染病,大肠杆菌病普遍存在于自然界,正常情况下,大肠杆菌不侵入体内,当鸡抵抗力下降时,大肠杆菌才迅速变强,侵入体内造成发病。本病常作为继发病出现,如鸡新城疫、禽流感、传支、支原体、白痢、葡萄球菌等往往继发本病。⒈症状:病鸡精神不振、羽毛松乱、两翅下垂、食欲减少。不同日龄的鸡病后表现不同的症状。雏鸡闭目、呆立昏睡或尖叫不安,脐带发炎、腹部胀满、拉稀,甚至水样腹泻,呈灰白、黄白或黄绿色。日龄较大的鸡发生气囊炎时,出现呼吸困难,咳嗽,有啰音,羽毛松乱,精神差,食欲减少,肠炎型病鸡除一般症状外,主要拉稀、消瘦,最后死亡。眼型大肠杆菌致病流泪,角膜混浊,有浓性分泌物,瞳孔缩小,严重者眼房混浊破溃、失明。神经型大肠杆菌病鸡,主要表现为昏睡及神经紊乱、歪头、斜颈、转圈、供济失调、抽搐等神经症状。⒉防治:①饲养密度要合理,鸡舍要通风,适当透光。②鸡舍清洁卫生,尽量减少应激反应,如:冷热应激、转群或更换饲料、舍内氨气过浓等。③喂新鲜饲料和供清洁饮水。④严格执行消毒制度,建议使用无残留消毒剂⑤鸡群发病用杆菌速灭或杆菌奇康进行饮水有一定疗效。也可根据不同的症状进行对症治疗。㈧支原体病是由支原体引发的鸡和火鸡的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各种年龄的鸡均可感染。本病作为原发病时,死亡率不高,主要是病鸡增重慢、产蛋下降,消瘦,饲料报酬降低。但小、中鸡阶段,此病常常和鸡白痢,大肠杆菌并发,使育雏成活率降至95-80%,中、大鸡阶段,此病常继发禽出败,使死亡率提高。⒈症状:病初鼻液增多,鼻孔周围粘污明显。常与饲料粘着形成鼻塞,影响呼吸,病鸡频频摇头,打喷嚏、鼻腔分泌物增多时,病鸡呼吸困难,鸡冠,肉髯发紫,张口呼吸,咳嗽发出啰音、离鸡群稍近的地方就可听见,夜间更为明显。病鸡精神和食欲尚可,以后吃食减少或不吃。随着病情的发展,病鸡流泪,眼睑肿胀,眼突出形成“金鱼眼”样,严重时眼球受到压迫和损伤,发生萎缩,甚至造成失明。⒉防治:①应到没有此病的种鸡场购买鸡苗。②建立经常性的环境卫生消毒制度。③开产前半个月接种支原体疫苗,3-5个月内减少发病。㈨球虫病是由于肠道感染一种或多种球虫所引起的一种急性寄生虫病,主要侵害雏鸡,以血痢、消瘦、贫血为主要特征。通常在温暖多雨的季节流行,以15-50日龄多发,且病情严重,病愈鸡生长发育障碍,增重及产蛋均受到严重影响,成年鸡一般不发病,成为带虫者,是本病传播来源之一。⒈症状:雏鸡多为急性经过,病雏表现精神萎靡,两翅下垂,呆立,鸡冠及肉髯苍白,食欲减少或停止,饮水增加,嗉囊肿大,充满液体,排带血的水样便或血便,病后期,病雏消瘦,常发生痉挛或昏迷等神经症状,死亡率为50-100%,4-6月龄育成鸡或成年鸡多慢性经过,病程可数周至数月。症状轻微,主要表现逐渐消瘦,趾和翅出现轻瘫,产蛋量下降,间歇性下痢,可出现血便,死亡率很低。⒉防治:①加强饲养管理:加强鸡舍卫生管理;②病鸡粪为主要传染来源,要注意及时对鸡粪清扫,对鸡舍消毒;③同时根据不同禽类该病的发病特点,加强平时的药物预防,雏鸡18日龄、30日龄、45日龄分别用灭球至尊溶于700kg饮水/100ml,一天一次,3小时内饮完,连用5天。④鸡群可用百球杀和健雏旺溶于100-150kg饮水/100g,一天一次,3小时内饮完,连用三天,同时配合VK3止血敏、21-今维他等药物进行治疗效果显著。三、牛羊常见传染病防治㈠口蹄疫:略。详见猪病。㈡布氏杆菌病简称布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不仅危害牛、羊等多种动物,还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它是由布鲁氏杆菌属的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病。在动物中牛、猪、山羊、绵羊和犬最为易感,患病动物呈急性或慢性经过。病的主要表现是母畜流产、乳腺炎、公畜睾丸炎和副性腺炎。①经皮肤粘膜接触传染:常见于给孕畜接产,饲养放牧病畜,清扫牛、羊圈舍,屠宰并分割病畜肉、皮毛加工,挤奶加工奶类,采取病畜病料,从事布氏菌实验室操作,制备抗原菌苗等。②经消化道传染:饮用生奶及奶制品,吃未经熟制好的肉,接触病畜后未洗手又去拿吃的东西。③经呼吸道传染:在尘埃飞扬的车间中从事皮、毛加工,人在牛、羊圈舍内尘埃中活动,生产布氏菌苗、抗原的操作间中工作。⒈症状:①人的布病临床症状:潜伏期1-3周,前期症状为全身不适、乏力、头痛、关节疼。低烧是布病人典型症状。其次是多汗,尤其是晚上汗多,汗多时可浸湿内衣。疼痛是本病第3个特征,不论急性、慢性,均有关节疼、肌肉疼,其中以大关节疼痛更剧烈。病人乏力,全身没劲儿。②患病家畜症状:病畜最明显的症状是母畜为流产和乳房炎,公畜为睾丸炎、附睾肿大。母畜流产前阴道有炎症反应,流出淡褐或黄红黏液。流产的胎儿为死胎,有时产下弱犊(羔)。流产的胎衣滞留,继发子宫内膜炎,流出淡红色恶臭液体。流产有精神沉郁、食欲下降、体温升高等全身症状。公猪除睾丸炎外,有的四肢、腰部有麻痹症状。
⒉防治:①实施强制普检。采取血清学和病原分离方法,对种用、乳用牲畜进行强制普检。②实施强制扑杀。对普检的阳性牲畜由县级人民政府组织乡镇人民政府及畜牧、公安、卫生等有关部门进行强制扑杀。③实施强制消毒。对污染的饲料、垫料、粪便、皮毛等彻底消毒并进行无害化处理,对运载易感畜及其产品的过镜车辆实施强制消毒。㈢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其特点是组织、器官形成肉芽肿,机体消瘦直至死亡。⒈症状:自然感染潜伏期为10-45天,长的可至数月。通常取慢性经过,病初症状不明显,若饲养管理不好,症状逐渐显露。由于患病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也并不完全一致。牛常为肺结核、乳房结核、淋巴结核,有时可见肠结核、生殖器结核、浆膜结核及全身性结核。病牛日渐消瘦,精神不振,频频咳嗽、毛粗乱无光,皮肤失去弹性,食欲不佳,产奶量下降。⒉防治:加强防疫、定期检疫是防治的有效措施。奶牛场应于每年春、秋两季进行两次结核病的检疫。阳性或二次可疑病牛应淘汰。㈣羊快疫是一种急性传染病,病原体为腐败梭菌。羊食了被污染的饲料与饮水后,菌芽孢随着进入消化道。当羊受到不良因素影响致使机体抵抗能力下降时,腐败梭菌即大量繁殖,产生外毒素损害消化道黏膜,引起中毒性休克,导致羊迅速死亡。⒈症状:病程急剧,多突然发病,很快死亡。病程较慢的,可见精神不振,由口、鼻流出血样液体,结膜潮红,臌气,也常出现兴奋不安及跳跃等神经症状。临死前出现痉挛症状。⒉防治:①注射“羊快疫、猝狙、肠毒血症三联苗”或“羊快疫、猝狙、肠毒血症、羔羊痢疾、黑疫五联菌苗”,不论大小均皮下或肌肉注射5毫升。②一旦发病应隔离病羊。对病死羊严禁剥皮利用,尸体及排泄物应深埋。被污染的圈舍和场地、用具,用3%的烧碱溶液或20%的漂白粉溶液消毒;对病羊的同群羊进行紧急预防接种。由于该病病程短促,往往来不及治疗,因此,必须加强平时的防疫措施。对病程较长的病例可给予对症治疗,使用强心剂、肠道消毒药、抗菌素及胺类药物。㈤羊痘是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由痘病毒引起的,其特征是有一定的病程,通常都是由丘疹到水泡,再到脓疱,最后结痂。⒈症状:病羊初期体温升高,食欲减少,精神不振,呼吸急促,鼻中有粘液,眼结膜潮红,鼻翼鼻梁两侧张合频繁,继之可见眼睑、鼻孔、唇部、鼻梁两侧、前后腿内侧、会阴部、乳房、腋下、无毛等处有不同程度的20厘米左右圆形红斑,无毛部位可见隆起皮肤表面的圆形扁平小丘疹,养殖户称之为大红脸,第二天丘疹顶端开始变软,形成水疱,几天后发黄变为脓疱,最后呈棕色结痂。有的未发展为水疱,为硬的丘状物,呈脐状,留下浅红色疤痕。⒉防治:①严格进行封锁。病羊隔离,圈舍饮水处及污染地用0.5%高锰酸钾水进行彻底消毒。②病羊口腔、唇部局部用0.5%高锰酸钾水冲洗,涂擦碘甘油,同时,成年羊用青霉素160万、链霉素100万各1支混合肌注,病毒灵注射液肌注,重症羊用5%葡萄糖加Vc和钙剂注射,防止炎性渗出,羔羊酌减,每日两次。③对疫群未发病的羊只和周围连队进行紧急预防,注射山羊痘弱毒冻干苗,每只羊局部注射0.5毫升,可有效地控制疫病流行。病死羊只深埋,地面火焰消毒。对病羊弱羊只用全价饲料饲养。㈥羊疥癣又称“螨病”,以脱毛、搔痒为主要特征,多发于冬、春季节,尤以冬季蔓延最快。⒈症状:病羊奇痒无比,表现为到处擦痒,用嘴啃咬,引起皮肤发炎、脓肿,皮肤变厚并盖满大量痂片,羊毛大片脱落,尤以头部最为严重。病羊常因长期不安、贫血、消瘦死亡。⒉治疗:最简便的方法是药浴,可用0.05%的辛硫磷乳油水溶液,或0.1%~0.5%的敌杀死。药浴应在天气晴朗无风时进行,药液现配现用,药液温度应保持在20℃~35℃。20%双甲咪乳油1千克配成500~600倍稀释液,也能有效杀灭疥螨,控制疥癣病的发生。另可采用患部剪毛涂擦以上药液,或皮下注射伊维菌素每千克体重0.2毫克,或20%碘硝酚每千克体重0.05毫克,治愈率达90%以上。对未被感染的健康羊群,每年春、秋季应用2000~5000倍低浓度“敌杀死”进行药浴预防,羊舍及用具用0.1%的“敌杀死”喷雾。四、兔常见疫病的防治㈠兔瘟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和毁灭性的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各种家兔均易感。3月龄以上的青年兔和成年兔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可高达95%以上),断奶幼兔有一定的抵抗力,哺乳期仔兔基本不发病。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等多种途径传染,潜伏期48~72小时。⒈症状:可分为3种类型。①最急性型:无任何明显症状即突然死亡。死前多有短暂兴奋,如尖叫、挣扎、抽搐、狂奔等。有些患兔死前鼻孔流出泡沫状的血液。这种类型病例常发生在流行初期。②急性型:精神不振,被毛粗乱,迅速消瘦。体温升高至41℃以上,食欲减退或废绝,饮欲增加。死前突然兴奋,尖叫几声便倒地死亡。 以上2种类型多发生于青年兔和成年兔,患兔死前肛门松弛,流出少量淡黄色的粘性稀便。③慢性型:多见于流行后期或断奶后的幼兔。体温升高,精神不振,不爱吃食,爱喝凉水,消瘦。病程2天以上,多数可恢复,但仍为带毒者而感染其他家兔。⒉防治:①本病尚无特效药物治疗,预防接种是防止兔瘟的最佳途径。小兔断乳后每只皮下注射1毫升,5~7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4~6个月。成年兔1年注射2~3次,每次注射l~2毫升。②一旦发生兔瘟,立即封锁兔场,隔离病兔,死兔深埋,笼具、兔舍及环境彻底消毒;必要时,对未感染兔紧急预防注射,每只注射2~3毫升。兔场不可在发病期向外售兔,也不可从疫区引种。 ㈡兔巴氏杆菌病:这种病多发生于冬春两季,以幼弱兔易感,传染快,死亡率也高。该病病源为巴氏杆菌。这种病平时在健康兔的鼻腔中就存在,当鼻粘膜变得脆弱时,它就乘机侵入兔体而引起发病。⒈症状:出血性败血症主要是鼻腔内有化脓性炎症。由病菌侵入的多少,以及部位和兔体抵抗力不同,潜伏期也不一样,一般24小时内发病,已有4-6天或更时间才发病的,本病可分为急性型、亚急性型、慢性型三种。①急性型:病兔精神不好,不食,呼吸急迫,发热(41℃以上)。鼻腔中带有少量鼻涕,间或出现拉稀,临死前常体温下降、发抖、抽风或瘫痪等,病程很短,常在病状出现后12-48小时,或3-5天死亡。②亚急性型:多为慢性恶化而来,呼吸困难,鼻涕中带脓,有时堵塞鼻腔,体温偏高,胃口差或拉稀等,持续1-2周有时长达一月,最后消瘦而死。③慢性型:体温稍升高,呼吸加快,鼻腔内常现现水样鼻涕,间或打喷嚏,以后鼻涕变浓,一便在鼻孔周围结一层硬壳,常用口呼吸,病期有的长达一年。⒉防治:①每公斤价格政策量分别肌肉注射链霉素和青霉素各1万和5万单位,每日两次。连续3-5天。②每公斤体得首次内服磺胺甲基嘧啶(Sm1)0.2克,维持量每公斤体重0.1,每日三次,连服5天。③接种兔巴氏杆菌氢氧化铝甲醛苗。㈢球虫病球虫病是危害严重的一种寄生虫病,多发生于温暖多雨季节,主要危害1-4月龄幼兔。⒈症状:病初胃口差,体温正常,以后不食,眼结膜苍白,常有眼屎与鼻涕粘着,毛粗乱、顽固性腹泻,肠道臌气,腹腔积水,膀胱内充满尿液,致使腹部显蓍增大(故俗称大肚子病)多在4-8天内死亡。⒉防治:①笼舍、用具要经常保持清洁,干燥。病兔尸体要深埋,以免球虫卵囊传播。②青饲料要清洗,凉干,饮水要清洁,不能被兔粪污染。③首选药物氯苯胍:病兔可按每和10产毫克剂量,连喂14天,可有效控制。④喂服磺胺二甲基嘧啶,剂量为每公斤体重0.1-0.2克,一日1次,连服10天为一疗程。㈣疥癣病本病由疥癣虫寄生于家兔皮肤内所引起的一种外寄生虫病,为一高度接触传染性皮肤病。⒈症状:病初一般由鼻端,及耳根开始,慢慢温延至眼圈,四肢,耳朵和全身。病变部位脱毛,有丘疹或水泡,逐渐形成白色粗厚的痂皮,病兔全身奇痒,不安,食欲减少,逐渐消瘦虚弱而死。⒉防治:刚买来的兔要仔细检查有无疥癣,没有才能合群饲养,有则要隔离治疗。治疗法:①2%的消虫净水溶液涂擦患部,尤其是患部有毛与无毛交叉处用力重擦,以后每隔三天擦一次,一般二次后即可治愈。②2%的敌百虫溶液,照上法擦患部,同样效果良好。③笼舍要用2-4%烧碱液消毒,以杀灭虫卵。五、犬的常见疫病防治㈠狂犬病人和各种动物都可感染,其病原是狂犬病病毒。病犬主要表现狂躁不安和意识紊乱,攻击人畜,最后发生麻痹而死亡,因此又称疯狗病。①狂犬病病毒主要存在于病畜的脑组织及脊髓中。病犬的唾液腺和唾液中也有大量病毒,并随唾液向体外排出。病犬出现临床症状前的10~15天,至症状消失后的6~7个月内,唾液中都可含有病毒,因此,当动物被病畜咬伤后,就可感染发病。有些外表健康的犬、猫,其唾液中也可含有病毒,当它们舔人或其他动物,或与人生活在一起时,也可使人感染发病。除此之外,很多野生动物,如狼、狐、鹿、蝙蝠等感染本病后,不仅可发病死亡,而且还可扩大传播。②流行特点:本病通常以散发的形式,即发生单个病例为多,大多数有被疯病动物咬伤的病史:一般春夏发病较多,这与犬的性活动有关。⒈症状:病犬表现狂暴不安和意识紊乱。病初主要表现精神沉郁,举动反常,如不听呼唤,喜藏暗处,出现异嗜,好食碎石、木块、泥土等物,病犬常以舌舔咬伤处。不久,即狂暴不安,攻击人畜,常无目的地奔走。外观病犬逐渐消瘦,下颌下垂,尾下垂并夹于两后肢之间。声音嘶哑,流涎增多,吞咽困难。后期,病犬出现麻痹症状,行走困难,最后终因全身衰竭和呼吸麻痹而死。⒉防治:①家养的犬,应定期进行预防接种。目前我国生产的狂犬病疫苗有两种,即狂犬病疫苗与狂犬病弱毒细胞冻干苗和狂犬病弱毒细胞冻干苗。使用前,应以灭菌的注射用水或生理盐水按瓶签规定的量稀释,摇匀后,不论大小,每犬一律皮下或肌肉注射1毫升,可获半年的免疫期。②要加强检疫。未注疫苗的犬入境时,除加强隔离观察外,必须及时补注疫苗,否则禁止入境。对无人饲养的野犬及其他野生动物,.尤其是本病疫区的野犬,应扑杀。③对已出现临床症状的病犬及病畜应立即扑杀,不宜治疗。尸体应深埋,不准食用。④对咬伤的人,应迅速以20%肥皂水冲洗伤口,并用 3%碘酒处理,还要及时接种狂犬病疫苗(第一、三、七、十四、三十天各注射1次,至第四十及五十天再加强注射1次),常可取得防治效果。㈡犬瘟热主要危害幼犬。其病原体是犬瘟热病毒。病犬以呈现双相热型、鼻炎、严重的消化道障碍和呼吸道炎症等为特 征。⒈症状:体温呈双相热型,症状类似感冒,随后以支气管炎、卡它性肝炎、胃肠炎为特征,病后期可见有神经症状出现如痉挛、抽搐,部分病例可出现鼻部和角垫高度角化。⒉防治:①定期预防接种:目前我国生产的犬瘟热疫苗是细胞培养弱毒疫苗。②加强兽医卫生防疫措施,各养殖场应尽量做到自繁自养。在本病流行季节,严禁将个人养的犬带到犬集结的地方。③治疗:及时发现病犬,早期隔离治疗,预防继发感染,这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病的早期可肌肉或皮下注射抗犬瘟热高免血清或本病康复犬血清(或全血)。血清的用量应根据病情及犬体大小而定,通常使用5~10毫升,可获一定的疗效。有资料报道,在用高免血清治疗的同时,配合应用抗毒灵冻干粉针剂,可提高治疗效果,其使用方法及用量为:治疗前用生理盐水或注射用水20毫升将抗毒灵溶解,中等大的犬静脉滴注2~4瓶,月龄较小的犬,用量可酌减。抗毒灵也可肌肉注射。此外,早期应用抗生素(如青霉素、链霉素等),并配合对症治疗,对于防止细菌继发感染和病犬康复均有重要的意义。 ④彻底消毒犬舍、运动场地:犬舍及其运动场地应以3%烧碱(又名氢氧化钠)溶液或10%福尔马林消毒.㈢犬细小病毒病是犬的一种具有高度接触性传染强烈的传染病,临床上急性出血性肠炎和心肌炎为特征。⒈症状:①肠炎型:发热呕吐。一天后开始腹泻,病情发展,粪便呈咖啡色或番茄酱色样的血便,病犬严重脱水眼球下陷,鼻境干燥,皮肤弹力高度下降,体重明显减轻。后期机体休克,昏迷死亡。②心肌炎型:多见于40月龄左右的犬,病犬先兆性症状不明显,有的突然呼吸困难,心力衰弱,短时间内死亡;有的犬可见轻度腹泻后死亡。⒉防治:① 该病早期应用犬细小病毒高免血清治疗,临床应用有一定的治疗效果。② 接种疫苗是预防本病的主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