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益生素
益生素类产品用于疾病,重在于防而不是治;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动物生产潜能,但对于某些饲料,其配制水平已较高,添加益生素的作用不能显现;肠道菌群平衡理论适用于任伺动物,这也是益生素应用范围广的原因,但并不代表它能“包治百病”。由于菌株有宿主源性,即从猪肠道分离的菌株对猪效果明显而对鸡则未必有效,因不同菌株复合成的益生素产品必有其最适合的使用对象。一般来讲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初生动物由于肠道菌群未建立或处于不断变化状态,在这期间用益生素要比生长后期已建立起相对稳定的菌群后效果明显。
2.宿主肠道内的菌群组成缺乏有益菌或肠道内有反作用菌(即抑制生长的菌)存在时效果明显。否则,如果动物自然接种了大量有益菌或没有反作用菌存在时效果不明显。因此在环境较差条件下效果最为明显。
3.益生素应持续使用。由于益生菌株间存在着血清型的周期性变异,存留在肠道中的菌株能否继续存在还取决于其竞争性争夺肠黏膜结合位点的能力。
4.不同生长期的动物需要的益生菌也有差别。对于哺乳动物,断奶前后日粮不同,肠道中营养物质不同,所需益生菌也不同。因此对不同动物应供给专门适用的益生素。
5.国内外研究已表明,在低水平日粮中使用益生素,其效果比营养较为全面的全价日粮更为显著。
6.应用益生素时应注意饲料中有无抗生素存在和其含量。—方面,尽管—些益生素菌种(株)具有一定的耐受性或产生一些细菌素,但使用的菌种绝大多数对抗生素敏感。即使能产生少量的细菌素,也是生物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的一种形式。另一方面,配合饲料中采用的亚治疗量抗生素剂量,远远超过益生菌的耐受性剂量。
7.益生素产品在动物上的应用主要起预防和促进生长作用,治疗不如抗生素速度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