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中西医结合治疗耕牛霉稻草中毒

2019-01-03 13:06:08浏览:596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近些年来,我处耕牛霉稻草中毒常有发生,此病若不及时治疗会危及耕牛生命造成经济损失。笔者多年来在基层工作共收治耕牛

    近些年来,我处耕牛霉稻草中毒常有发生,此病若不及时治疗会危及耕牛生命造成经济损失。笔者多年来在基层工作共收治耕牛霉稻草中毒35例,治愈32例,死亡3例,收到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于下。

    1 发病特点及主要症状

    1.1 发病特点 本病是由于较长时期饲喂霉烂稻草而引起的一种干尾、干耳、烂脚病症。发病时间主要在冬末春初季节。青壮年牛比老龄牛发病多且严重,而水牛又比黄牛发病率高。据收治的35个病例统计:青壮年牛(3~8)岁有20头(占57.1%),水牛23头(占65.7%)。

    1.2 症状 病程较短、病势较轻者:有的耳尖及尾部坏死、干硬;有的跛行,步履艰难,并频频提举患肢,腕部微肿,触诊腕部敏感,触摸体表被毛较干燥、粗乱,体温正常。病势重者:系部或腕部、蹄冠等肿胀开裂、溃烂,患部脱毛流出淡黄色或脓性液体,严重跛行或不能行走和站立,卧地不起,口色淡白,口腔滑腻。

    2 治疗

    (1)根据中兽医辨证,该病病因是毒与湿。由于湿毒郁滞,损脾阳,伤气机,湿毒不运,则溢于皮肤为水肿;湿性重浊,粘滞而趋下,故症见肢体肿胀、疮黄溃烂、病理缠绵、口色淡白、口腔滑腻,均为寒湿之象。以祛湿解毒、散寒通经为治疗原则。

    中药处方:防风40g,五加皮30g,吴茱萸30g,木瓜30g,威灵仙30g,猪苓30g,茯苓30g,生姜10片,红活麻20g,桂枝40g,当归30g,川芎30g,苍术40g,甘草20g,党参40g,白术30g,共研为末,开水冲泡,候温分二次灌服。吴茱萸、防风、桂枝、生姜、苍术温化寒湿,发散湿毒,抑制皮肤毒菌;五加皮、木瓜、红活麻、威灵仙、当归、川芎理气血,逐寒湿;猪苓、茯苓利水,渗湿,排毒;党参、白术补脾益气,扶正;甘草解毒和中。诸药合用共凑祛湿解毒、散寒通经、消肿止痛之功。

    (2)西医以促进血液循环、强心解毒、利尿消肿为治则。药用高渗葡萄糖、维生素C、维生素B、碳酸氢钠,氢化可的松、速尿针(呋喃苯胺酸)等。(3)外用药:黄连粉、硼砂、雄黄共为末与大蒜汁调菜油(或桐油)涂于患处。

    病例1 罗场乡李家寨村李某饲养阉黄牛1头,5岁,1995年12月25日就诊。检查所见:体温37℃,脉搏58次/分,呼吸20次/分,鼻镜开裂,两前肢腕部微肿,触诊有痛感,跛行严重。连服中药方10剂(每日1剂),同时外用药(每日3次)涂擦;静注高渗葡萄糖400ml,肌注维生素C、B各10ml(隔日1次),连用3次,治愈。

    病例2 罗场乡李家寨村代某饲养母水牛1头,7岁,1993年4月5日就诊。检查所见:体温37℃,精神差,左前脚蹄部皮肤开裂溃烂,有脓性分泌物附着,跛行喜卧,脉搏69次/分,呼吸27次/分,口色淡白,口液滑利。服中药5剂,涂擦外用药,治愈。

    病例3 两河村张某饲养母水牛1头,6岁,1994年1月 23日就诊。检查所见:精神差,右前脚蹄部皮肤开裂溃烂,鼻镜干燥,腹部皮肤有多处结痂,两前肢肿胀,喜卧,迈步起立困难,跛行,触患肢冰冷,体温37.5℃,呼吸15次/分,脉搏45次/分。用10%葡萄糖300ml,维生素C2.5mg,静脉注射;4%碳酸氢钠200ml,速尿针150mg,肌肉注射,隔日1次,用药4次;结合使用中药3剂,涂擦外用药3次/日,治愈。

    3 讨论与小结

(1)该病的发生与稻谷秋收季节的降雨量、降雨天数、空气湿度有着密切的关系,主要原因是长时期饲喂霉烂稻草。预防本病的发生,关键是不用霉烂稻草垫圈和用作饲料,切断毒源。(2)根据笔者治疗35例的效果表明,中西医结合、内外结合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有一定参考应用价值。(3)建议:应向饲养户广泛深入宣传本病发生的原因和霉稻草中毒的防治知识,收藏稻草一定要勤翻勤晒,霉稻草不能作饲草喂牛。一旦耕牛发病应立即检查,停止饲喂稻草,清除圈内霉稻草,并注意改善饲养管理,如割青草、蔬菜饲喂,补充适当精料,给足饮水,加强放牧运动等。近年来,笔者分别在发病较严重的李家寨村、合群村、两河村作宣传,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基本控制了本病的发生。

(责任编辑:小城)
下一篇:

容易导致雏鹅死亡的环境因素

上一篇:

通风不良是鸡呼吸道病之源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