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特征羊痘以羊嘴唇、口腔黏膜、无毛及少毛部位皮肤发生痘疹为特征。幼羊比成年羊易感,潜伏期为6-8天。病羊和携带病毒羊为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呼吸道感染。病毒可通过损伤的皮肤和黏膜侵入肌体,饲养管理人员、护理用具、皮毛产品、饲料、垫草和寄生虫等可成为传播的媒介。此病一般于冬末春初多发,天气寒冷、雨雪、霜冻、饲料缺乏、营养不足等因素均可诱发此病。
防治预防羊痘应加强饲养管理,不从疫区引进羊和购入羊肉、皮毛产品。疫区坚决免疫接种,使用羊痘鸡胚化弱毒疫苗,大小羊一律在尾部或腿内侧注射0.5毫升。注射疫苗后4-6天可产生免疫力,保护期为1年。发生疫情时,应立
即隔离病羊,彻底消毒环境,病死羊尸体要深埋。对疫区和受威胁区未发病羊用羊痘鸡胚化弱毒疫苗实施紧急免疫接种。
治疗应在严格隔离的条件下进行,防止病原扩散。对羊皮肤上的痘疹,涂碘酊或紫药水;若黏膜上有病灶,可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充分冲洗后,涂拭碘甘油或紫药水。对病情较重的羊用羊痘速治进行治疗效果较好,用法是每公斤体重用羊痘速治0.1-0.2毫升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每天2次,连用3天。有条件时也可用羊痘高免血清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