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选育提高中的多胎同羊

2019-01-03 14:19:42浏览:860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多胎同羊外貌特征多胎同羊体质结实,体格较大,结构匀称,体形侧视呈长方形。头颈较长,鼻梁微隆,耳中等大而下垂,公羊多具小弯

多胎同羊外貌特征

多胎同羊体质结实,体格较大,结构匀称,体形侧视呈长方形。头颈较长,鼻梁微隆,耳中等大而下垂,公羊多具小弯角,角尖稍向外撇,母羊约半数有小短角或栗状角;前躯稍窄,耆甲稍高,中躯较长,后躯较发达,十字部高;四肢坚强而较高,蹄质坚实;具大小、形状不一的短脂尾,以圆尾和方尾为多见(92%以上),另有小圆尾和三角尾等,尾沟均不明显,有者仅见于尾的上1/3处,尾尖上翘或稍下垂;全身被毛纯白,唯部分个体眼周、耳、鼻端、嘴端及面部有稀少杂色毛及斑点,面部和四肢下部被覆刺毛,腹毛较好,仅极少数个体较差,并有少量刺毛覆盖。可见,多胎同羊外形与原种同羊基本相似,也结合了小尾寒羊的某些外形特征。

基本特性

体重 多胎同羊经济早熟性好,周岁公母羊体重达成年羊体重的88%~91%,公羊又极显著地高于母羊。在优良营养水平和管理条件下,成年公羊体重达85.6千克,成年母羊为56.2千克,育成公母羊分别为76.6千克和49.4千克。

主要体尺 经对28只7月龄~11月龄育成母羊测定,主要体尺结果是(X±S);体长67.77(±2.7638)厘米,体高68.14(±3.8750)厘米,胸围74.73(±4.4607)厘米,管围7.58(±0.6056)厘米。2只育成公羊分别平均体长为75.0厘米,体高78.0厘米,胸围82.0厘米,管围8.0厘米。

产肉性能1岁~1岁半羯羊平均屠宰率为58.5%,净肉率为49.0%,肉骨比为4.8∶1;当年肥羔屠宰率为50.6%。

产毛性能 经测定,成年公母羊年产毛量分别为2.6千克和1.5千克;具有同质和基本同质半细毛的个体占群体的86.0%,部分个体被毛中有少量正常发毛和干死毛,羊毛平均细度为26.2厘米(58支),全年毛长13.1厘米以上,中等以上被毛密度个体占96.4%,正常弯曲、匀度、油汗个体均分别占92%上下;净毛率平均为73.3%,腹毛正常和良好者占93%左右。

繁殖性能 多胎同羊性成熟期5月龄~6月龄,发情持续期1天~2.5天(24小时~60小时),妊娠期平均为145天~152天,产羔率为200%以上(个别小群体达280%左右);羔羊断奶成活率86%以上,母羊基本全年发情配种,以产春羔和秋羔为主,多数羊两年产三胎,少数营养状况良好者可一年产两胎,繁殖力相当原种同羊1倍以上。

适应性 多胎同羊在产区半湿润易旱区和我国中北部地区的各类生态条件下都表现出良好的适应能力。既可舍饲,又能放牧,放牧游走性能远优于小尾寒羊;抗逆性能和抗病力很强,群众称赞是多产的同羊,很好养,生长快,肉质好,皮毛优,繁殖周转快,经济效益高。

种用价值 多胎同羊种用价值较高,群体中特、一级比例达82.86%,体形外貌趋于一致;它结合了同羊的优质肉、毛、羔皮及适应性强和小尾寒羊生长发育快、多胎多产的优良特性,遗传性稳定,不论自繁或杂交后代,在体形、被毛、产肉和繁殖性能方面都表现得很优越,也是培育肉羊新品种宝贵的母本材料。

推广利用

多胎同羊的上述优点使其10多年来备受养殖者青睐,同时由于其价格比热销于全国各地的小尾寒羊低1/3~1/2,因此甚至是小尾寒羊主产区的山东、河南部分群众也纷至沓来抢购多胎同羊,有的将其羔羊冒充小尾寒羊又在当地高价变卖牟取巨额利润;此外,还有来自东北地区、内蒙古、山西、河北、安徽和西北诸省(区)购羊者也引进多胎同羊作为肉羊新品种培育及生产商品羊肉的母本材料。据不完全统计,先后外销各地的多胎同羊约在6万只以上,多胎同羊在各地不同生态条件下,表现了优于同羊与小尾寒羊的很强适应能力和种用价值。

效益估测

多胎同羊由于一胎多产,绝大部分羊只繁殖实现两年三胎,其中约1/3可年产两胎,这样一来,1只多胎同羊的产值比原种同羊或当地各类杂种羊要高1倍~1.5倍,每只每年多获经济效益达1000元以上,十多年总获效益约2.5亿元以上,加上各地引入的多胎同羊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至少也达十多亿元,对我国肉羊产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主要技术措施

建立选育基地,加强种羊选育 笔者在广泛调查研究基础上,先后确定以合阳、澄城、蒲城、白水四县为重点选育基地,每个基地设选育点2个~4个(包括原白水县种羊场)。2004年在修订原“多胎同羊个体表型鉴定(试行)标准”后,笔者于每年春秋季结合生产环节进行抽样选种,确定基础群体和选留后代,并加强繁育,明确后代的父母羊血统含量,最后比较含小尾寒羊血统1/4、1/8和1/16的综合品质,最终确定以含1/4小尾寒羊血统的群体最好,次为1/8群体,1/16群体不理想。现有多胎同羊群体中,以含小尾寒羊基因1/4为主,并有部分1/8个体。

制定饲养管理规范程序,点上示范,向面上推广 以白水县同羊原种场和合阳县王村镇为核心,实施既定各项饲养管理规范,着力提高多胎同羊的体重、产肉性能和稳定的繁殖力,将有关配套技术和优秀种公羊推广到面上,扩大面上的繁育数量,提高其主体品质,增强养殖者经济收益。

结合同羊选育提高4个科研和推广项目,促进多胎同羊选育工作的深入开展 主要抓住每年春秋季羊的表型鉴定,加强种公母羊的选种,制定选配计划和饲养管理技术规范,产羔及羔羊培育,繁殖力与产肉性能测定,生产经营效益以及卫生保健与疫病防治等多项工作。

重点抓好理想型群体的自交繁育,扩大核心群数量 从1990年开始,将含1/4和少量1/8小尾寒羊血统的优秀公母羊分别互交,现已出现八代以上自交后代。关键是抓好种公羊的选择及其有效利用,做好种公羊的分区投放安排,才能使多胎同羊群体持续稳定地得以发展。

此项工作历时20余年,由于羊多为个体农户分散繁育,给系统的持续选育提高增添了不少难度,加之限于无专项经费开展工作,只能是指导广大养殖者做好繁育并获得一定效益;白水县同羊原种场作为核心基地之一,仍以原种同羊保种选育提高为主要任务,始终保持多胎同羊的小量群体进行选育提高,以为周边地区多胎同羊的发展做出贡献。今后仍有待立项来加强扩繁与提高。

(责任编辑:叶编)
下一篇:

仔猪球虫病不可小觑

上一篇:

雏鸡糊肛症的防治措施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