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农村庭院养猪生产中,主要以育肥猪为主,养殖数量少,一般不超过10头,但是由于养殖户缺乏正确的饲养管理技术,以致于猪生长缓慢,疾病不断发生。为了获得较高的生产效益,最大限度提高猪的生产潜力,建议在农村庭院养殖过程中应注意以下5个问题:
1、科学配合日粮
在农村,饲料来源广泛,种类繁多,特别是青绿多汁饲料。为了增加猪对各种饲料的适口性,应合理加工、调制饲料。常用的饲料加工调制方法有:将青绿多汁饲料切碎、切短、打浆;将高淀粉饲料煮熟、将高能量的籽实饲料粉碎等。试验表明,青绿多汁饲料切短后生喂的消化率为49.2%,而切碎后饲喂,其消化率显著提高可达到63.5%。
猪体生长需要各种营养物质,各种饲料中所含营养物质的成分与含量不同。而在单一饲料中,往往营养物质不全面,不能满足猪的生长发育等方面的需要,而在农村却往往忽视这个问题,不注意各种饲料之间的合理搭配应用,常使用某一、两种饲料,常出现某种营养成分的缺乏,最终影响生长发育。因此,要想提高猪的生产水平,获得较高的出栏率,就要科学配合日粮,实践早已证明,用多种饲料加以科学的配比养猪,其效果要比饲喂单一饲料好得多。
具体到如何配合日粮,由于各地的饲料来源不同,饲料种类也不一样,并且同一种饲料在不同的地区存在一定的差价,因此,在制定饲料配方配合日粮时,要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灵活多变合理利用本地现有的多种饲料。目前,在使用浓缩料或预混料的同时都提供饲料配方,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改善饲喂方法
在农村,特别是北方寒冷的冬季,养猪多采用稀料熟喂的方式,常常将饲料煮熟后再饲喂。这样无形中破坏了饲料中原有的营养成分,一般饲料煮熟后,维生素几乎全部被破坏,如高温久煮,会使饲料中的蛋白质老化变性,降低其利用率;同时也极容易发生亚硝酸盐中毒。因此,要改变传统的饲喂方法,由熟饲改为生饲。采用生饲时应注意选择科学的饲喂方法。
一般在农村多采用生湿拌料,即用清水或煮沸过的泔水与配合料混合均匀,调成生湿拌料,料水比例为1:1。然后直接放入食槽让猪自由采食,这种饲喂方法优点是:可提高饲料的适口性、减少饲料的浪费。应注意的是夏天为防止发霉、变质,应现喂现拌。
有条件的地区也可采用生干粉料,即把粉碎的精、粗饲料混合均匀放入自动食槽内让猪自由采食,然后每隔一段时间加料一次,这种饲喂方法简单、饲料不易变质、还可节省劳力,但应注意另设水槽让猪自由饮水。
生饲应注意的问题是:切忌稀喂。稀喂,看起来猪吃得很多,其实吃进的大部分是水,形成水饱,反而对猪的生理功能不利。其结果,饲料在胃肠内停留时间短,排泄快,消耗热能多,影响到饲料的消化、吸收,降低了饲料的利用率。
3、及时供给饮水
水是猪体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猪体中水分约占1/3~1/2,初生仔猪体内水分可达到体重的80.3%。水分对饲料的消化、吸收、运输、体液分泌、废物排泄、体温调节等生理机能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此,每天必须供应充足而清洁的饮水。
猪的需水量是随季节和饲料种类的变化而变化的。猪在夏季需水多,冬季需水少,喂干粉料需水多,喂稠料需水少。如饮水不足,会影响猪体代谢、生长、妊娠与泌乳等生理活动,直接影响猪场生产水平与经济效益。
供水方法,目前在农村庭院养猪生产中,一般是在圈内运动场设置水槽。其缺点是有时猪将粪、尿排泄在水槽内,夏季水槽的水容易变质。为此水槽内的水必须勤换,水槽应勤刷、勤消毒,有条件的地方最好安装乳头式饮水器。
4、合理控制环境
在我国农村大部分地区,由于猪舍比较简陋,夏不遮阴、冬不保温,严重影响了猪的生长发育。因此,要及时调整温湿度,做好夏季防暑、冬季防寒工作。
盛夏,天气炎热。在加强通风的同时,可在运动场上搭凉棚。笔者采用遮阳网遮荫,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也可采用给猪身上洒水和猪舍地面冲水降温,但要注意给猪身上洒水时,不要冲其头部。
冬季,气温较低,昼夜温差大,要搞好越冬管理。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维修猪圈,把漏风的地方遮挡堵严,以防贼风。其次,猪圈内勤垫干草,做到不让草潮湿。第三,为了增加猪舍内的温度,可以采用搭建塑料大棚的方法。这是在我国北方寒冷的地区常采用的一种方法。
5、建立防疫体系
目前,在我国农村庭院养猪中,根本没有认识到疾病以预防为主的重要性。平时不注意常规的免疫接种工作,日常管理中圈舍内不进行消毒,即使消毒也是马马虎虎,消毒很不彻底,严重时常导致疫病的流行。
要想彻底改变这种不利的被动局面,就要建立可靠的疫病防治体系,首先,坚持做好卫生消毒工作,要保持圈舍内外环境的清洁卫生。同时按照防疫程序搞好疫苗接种,并且要保证接种效果切实可靠。一般需要预防的主要传染性疾病有:猪瘟、猪肺疫、猪副伤寒、口蹄疫、仔猪黄痢、仔猪白痢、伪狂犬病和一些常见的寄生虫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