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大农村,凡使用配合饲料或用浓缩饲料拌料喂过子猪的农户,其子猪发生水肿病时都会被“诊断”为饲料中毒而向饲料厂商投诉,而且容易使农户产生“水肿病是由喂配合饲料而引起”的误解。
水肿病的病因
气候突变在天气突变时,子猪因皮下脂肪层薄、体温调节能力差而无法适应引起胃肠受凉,导致消化不良,胃肠痉挛,腹泻,抵抗力下降诱发水肿病。
突然喂给浓缩饲料子猪的胃肠功能发育不健全,各种消化酶的分泌和激活需要底物诱导,在子猪4周龄前突然喂给大量的营养浓度极高的饲料,很容易诱发水肿病。
应激断奶、阉割、预防接种、换料、母子分离等多重刺激同时发生,引起子猪产生应激反应,对病原菌的抵抗力降低,诱发水肿病。
饲料品质不良(1)饲料的抗原性强。子猪补饲饲料中豆粕等大豆蛋白超过粗蛋白总量的50%或豆粕(或大豆)加工处理方法不当及子猪补饲不充分,大豆蛋白的抗原激活了肠道的局部免疫系统,如子猪未能产生免疫耐受性,则免疫系统经常处于准备状态,当断奶后再次接触此类抗原时,便产生了抗原抗体免疫反应,导致消化不良、腹泻,发生水肿病。
(2)配合饲料的酸碱度过高。这样的饲料进入胃肠后中和了大量胃酸,使胃蛋白酶的活性降低。大量营养物质未经充分消化而直接进入肠道,使大肠杆菌迅速增殖,导致肠道菌群区系平衡被打破,诱发水肿病。
(3)饲料蛋白质过高。在8周龄之前,子猪对植物性蛋白质的消化能力差,喂给大量蛋白质含量高的日粮,超过了子猪胃肠的承受能力,引起胃肠机能紊乱,造成病原菌繁殖并产生毒素,从而诱发子猪腹泻和水肿病。
科学预防水肿病
科学补饲子猪1日龄开始补水,在断奶之前吃600克饲料,7日龄~14日龄用易消化、含乳清粉5%~20%的乳猪诱食料进行诱食,使子猪对饲料抗原获得免疫耐受性。
科学断奶在农村,畜主购买的乳(子)猪配合料大多以玉米、豆粕为主,不适于子猪的早期消化,保育条件也较差,因此建议采用35日龄~40日龄断奶制。断奶越早,水肿病发病率越高。断奶工作应在3天~5天内逐渐进行。
少饲多餐在农村大忙季节,畜主习惯一次性将一天甚至几天采食量的颗粒饲料投入料槽,让猪自由采食。为了防止水肿病,要坚决纠正上述做法,做到少给勤添,每餐让猪吃到八成饱即可,尤其是注意控制刚断奶子猪因饥饿而暴食和好强子猪的抢食暴食行为。
防止突然更换饲料我们在农村进行技术指导时发现,很多农户给子猪换料的随意性很大。科学的办法是逐渐减少原来的饲料,逐渐增另一种饲料,使换料在5天~7天完成,便可在很大程度上预防子猪水肿病。
饲喂质量好的日粮质量好的日粮指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含量丰富、平衡、易消化,含有机酸化剂和消化酶制剂等辅助因子,饲料蛋白多元化、蛋白抗原性低的饲料不一定是高蛋白的,但它确是高效的和低成本的。有资料证明,降低饲料蛋白质水平可有效缓解断奶子猪腹泻和降低水肿病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