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黄熙春 记者陈兵)收割、秸秆还田、整地、插秧、植保……30多台农机具在江苏省太仓市城厢镇东林村的“三夏”生产现场井然有序地“忙碌”着,而当地村民则在田头看着、笑着、聊着。这是记者日前在江苏省农机化高质量发展现场推进会上看到的一幕。
江苏是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整体推进示范省,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被纳入《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统一部署,并已连续3年写入省委一号文件加以推进。其间,每年都被列为省政府十大主要任务、百项重点工作进行督查。全省超过90%的设区市、县(市、区)政府出台了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工作意见,并成立了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将其作为“三农”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考核内容。
财政支持是江苏高质量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的重要抓手。据悉,“十三五”期间,省级财政共预算专项奖补资金4.44亿元,用于支持66个县(市、区)开展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整体推进示范县建设,市县两级地方财政配套投入总额超过15亿元,乡镇财政投入超过3亿元。目前,全省分三批共59个县(市、区)被列为省级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整体推进示范县,占66个计划县(市、区)总数的近九成,578个乡镇、6611个行政村成功创建全省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镇、村。
据统计,江苏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整体推进比例已近66%,水稻机插率达75%,粮食产地烘干能力达51%,高效植保机械化能力超60%,三大粮食作物六大环节全程机械化水平超78%。全省8807家农机专业合作社,承担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面积累计超过5000万亩,农机经营服务总收入达321.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