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育成鸭的饲养管理

2019-01-03 17:23:47浏览:728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育成鸭一般指5~16周龄或18周龄开产前的青年鸭,这个阶段称为育成期。【育成鸭的特点】1.体重增长快 以绍鸭为例,从绍鸭的体重
育成鸭一般指5~16周龄或18周龄开产前的青年鸭,这个阶段称为育成期。【育成鸭的特点】1.体重增长快 以绍鸭为例,从绍鸭的体重和羽毛生长规律可见,28日龄以后体重的绝对增长快速增加,42~44日龄达到最高峰,56日龄起逐渐降低,然后趋于平稳增长,至16周龄的体重已接近成年体重。2.羽毛生长迅速 仍以绍鸭为例,育雏期结束时,雏鸭身上还掩盖着绒毛,棕红色麻雀羽毛才将要长出,而到42~44日龄时胸腹部羽毛已长齐,平整光滑,达到"滑底",48~52日龄青年鸭已达"三面光",52~56日龄已长出主翼羽,81~91日龄蛋鸭腹部已换好第二次新羽毛,102日龄蛋鸭全身羽毛已长齐,两翅主翼羽已"交翅"。3.性器官发育快 青年鸭到10周龄后,在第二次换羽期间,卵巢上的滤泡也在快速长大,到12周龄后,性器官的发育尤其迅速,有些青年鸭到90周龄时才开始产蛋。为了保证青年鸭的骨骼和肌肉的充分生长,必须严格控制青年鸭过速的性成熟,对提高今后的产蛋性能是十分必要的。4.适应性强 青年鸭随着日龄的增长,体温调节能力增强,对外界气温变化的适应能力也随之加强。同时,由于羽毛的着生,御寒能力也逐步加强。因此,青年鸭可以在常温下饲养,饲养设备也较简单,甚至可以露天饲养。 青年鸭随着体重的增长,消化器官也随之增大,贮存饲料的容积增大,消化能力增强。此期的青年鸭表现出杂食性强,可以充分利用天然动植物性饲料。 在育成期,充分利用青年鸭的特点,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加强锻炼,提高生活力;使生长发育整齐;开产期一致,为产蛋期的高产稳产打下良好基础。【育成鸭的饲养方式】根据我国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以及所饲养的品种,其饲养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放牧饲养 我国传统的饲养方式。由于鸭的合群性好,觅食能力强,能在陆上的平地、山地和水中的浅水、深水中潜游觅食各种天然的动植物性饲料。放牧饲养可以节约大量饲 料,降低成本,同时使鸭群得到很好锻炼,增强鸭的体质,根据我国的自然条件,放牧饲养可分为农田、湖泊、河塘、沟渠放牧和海滩放牧。大规模生产时采用放牧饲养的方式将越来越少的应用。2.全舍饲 育成鸭的整个饲养过程始终在鸭舍内进行,称为全舍饲圈养或关养。一般鸭舍内采用厚垫草(料)饲养,或是网状地面饲养,或是栅状地面饲养。由于吃料、饮水、运动和休息全在鸭舍内进行,因此,饲养管理较放牧饲养方式严格。舍内必须设置饮水和排水系统。采用垫料饲养的,垫料要厚,要经常翻松,必要时要翻晒,以保持垫料干燥。地下水位高的地区不宜采用厚垫料饲料,可选用网状地面或栅状地面饲养,这两种地面要比鸭舍地面高60厘米以上,鸭舍地面用水泥铺成,并有一定的坡度(每米落差6~10厘米),便于清除鸭粪。网状地面最好用涂塑铁丝网,网眼为24毫米×12毫米,栅状地面可用宽20~25毫米,厚5~8毫米的木板条或25毫米宽的竹片,或者是用竹子制成相距15毫米空隙的栅状地面,这些结构都要制成组装式,以便冲洗和消毒。这种饲养方式的优点是可以人为地控制饲养环境,受自然界因素制约较少,有利于科学养鸭,达到稳产高产的目的;由于集中饲养,便于向集约化生产过渡,同时可以增加饲养量,提高劳动效率;由于不外出放牧,减少寄生虫病和传染病感染的机会,从而提高成活率。此法饲养成本较高。3.半舍饲 鸭群饲养固定在鸭舍、陆上运动场和水上运动场,不外出放牧。吃食、饮水可设在舍内,也可设在舍外,一般不设饮水系统,饲养管理不如全圈养那样严格。其优点与全圈养一样,减少疾病传染源,便于科学饲养管理。这种饲养方式一般与养鱼的鱼塘结合一起,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它是我国当前养鸭中采用的主要方式之一。【育成鸭的饲养管理】1.饲料与营养 育成期与其他时期相比,营养水平宜低不宜高,饲料宜粗不宜精,目的是使育成鸭得到充分锻炼,使蛋鸭长好骨架。因此,代谢能只能含有11 297~11 506千焦/千克,蛋白质为15%~18%。半圈养鸭尽量用青绿饲料代替精饲料和维生素添加剂,约占整个饲料量的30%~50%,青绿饲料可以大量利用天然的水草,蛋白质饲料约占10%~15%。2. 限制饲喂 放牧鸭群由于运动量大,能量消耗也较大,且每天都要不停地找食吃,整个过程就是很好地限喂过程,只是饲料不足时,要注意限制补充(饲喂)。而圈养和半圈养鸭则要重视限制饲喂,否则会造成不良的后果。 限制饲喂一般从8周龄开始,到16~18周龄结束。当鸭的体重符合本品种的各阶段适当体重时,也不需要限喂。采用哪种方法限制饲喂,各种养鸭场可根据饲养方式、管理方法、蛋鸭品种、饲养季节和环境条件等定。不管采用哪种限喂方法,限喂前必须称重,每两周抽样称重一次,整个限制饲喂过程是由体重(称重)-分群-饲料量(营养需要)三个环节组成,最后将体重控制在一定范围,如小型蛋鸭开产前的体重只能在1.4~1.5千克,超过1.5千克则为超重,会影响其产蛋量。3.分群与密度分群可以使鸭群生长发育一致,便于管理。在育成期分群的另一原因是,育成阶段的鸭对外界环境十分敏感,尤其是在长毛血管时,饲养密度较高时,互相挤动会引起鸭群骚动,使刚生长的羽毛轴受伤出血,甚至互相践踏破皮出血,导致生长发育停滞,影响今后的开产和产蛋率。因而,育成期的鸭要按体重大小、强弱和公母分群饲养,一般放牧时每群为500~1 000只,而舍饲鸭主要分成200~300只为一小栏分开饲养。其饲养密度,因品种、周龄而不同。一般5~8周龄,每平方米地面养15只左右,9~12周龄,每平方米12只左右,13周龄起每平方米10只左右。4.光照 光照的长短与强弱也是控制性成熟的方法之一。育成鸭的光照时间宜短不宜长。有条件的鸭场,育成鸭于8周龄起,每天光照8~10小时,光照强度为5勒克斯,其他时间可用朦胧光照。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关于预防羊异食癖的方法

上一篇:

肉鸭巧饲养取得高效益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