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鹅产蛋期一般只有5―6个月,我国南方多集中冬春两季,北方则集中2―6月初,之后便进入持续时间较长的休产期,因此加强休产期种鹅饲养管理,也是提高养鹅经济效益的关键之一。
1调整鹅群
1.1淘汰不理想种鹅,母鹅停产后可首先淘汰换羽公鹅和母鹅以及腿部及其他部位有伤残个休,其次淘汰产蛋性能低,体形小及耻骨间隙在3指以下的母鹅,同时淘汰多余的公鹅。
1.2新组配组群,在淘汰部分种鹅同时按比例补充后备种鹅。一般母鹅群的年龄结构为:1岁鹅占30%,2岁鹅占35%,3岁鹅占20%,4岁鹅占15%。新组配的鹅群公母比例,中型鹅为1:3―5,大品种鹅1:3―4,小品鹅可以1:6―7。
2人工强制换羽
人工强制换羽可使换羽时间缩短并使换羽后产蛋比较整齐。
2.1首先停止人工光照,停料2―3d,只提供少量青饲料,但要保证饮水充足。
2.2第4d开始喂给由青料加糠芙,糟渣等组成的青粗饲料。
2.3第10d左右先减拔主翼羽,如果不费劲,羽根干枯,可逐根拔除,否则应3―5d后再拔一次,最后拔掉主尾羽。
2.4拔羽后当天鹅不能下水,同时防止雨淋和烈日曝晒,应当圈养在运动场内喂料喂水以防细菌感染引起发炎。
3人工活体拔羽绒
种鹅休产期可进行人工活体拔羽以增加经济收入。
3.1拔羽绒前一天要将羽绒清洁干净,并停食只给水,拔绒当天停食停水,有羽毛被淋湿的鹅要等羽绒干后再拔取(拔羽绒部位是除头,双翅及尾以外各部位的毛。
3.2拔羽绒后要给鹅创造好的环境,并要加强饲养管理,每天补充精料150―180g,精料营养水平代谢能为10.9MJ,粗蛋白为16.5%/kg。若有条件还可在饲料加2%―3%水解羽毛粉更为宜。3d内不能在阳光下曝晒,5―7d不能让鹅下水,若拔时伤及皮肤要待伤口愈合后再下水,鹅舍要清洁干燥。
4限制饲养
休产期种鹅应以放牧为主,将产蛋期日粮改为育成期日粮。提高鹅群耐粗饲能力,从而降低饲养成本,提高养鹅经济效益。
4.1放牧要根据条件,季节以及鹅体质,灵活掌握饲料配比和喂料量,即要维持鹅正常体质,又要降低饲养成本,要选择未喷洒过有毒物的水草丰富的河滩,湖畔、丘陵及收割后的稻田,麦地等。放牧的同时要注意鹅群动态,及时剔除病弱鹅,单独饲养。且要注意防暑。
4.2母鹅的日平均饲料用量一般此生长阶段减少50%―60%,饲料中可添较多填充粗料,如比稻糠等。
4.3牧草质量好的放牧地也可不喂或少喂精料,若放牧条件差的情况下,要喂料2次/d,时间为上午和晚上9点。
4.4控制饲养阶段无论补饲次数多少补料时间必须在放牧前2h左右,以防止鹅因放牧前已饱食而不愿采食青草或放牧后2h补饲,以免鹅养成放牧后即有精料采食便急于回巢而不肯食青草的坏习惯。
5恢复饲养
5.1首先逐步提高补饲日粮,营养水平并增加喂料量和饲喂次数,日粮蛋白质水平控制在15%―17%为宜,经20d左右种鹅就可恢复到控制前期的水平。
5.2种鹅体重恢复后,为了使换羽整齐和缩短换羽时间节约饲料,要进行人工强制换羽,公鹅的拔羽期可以母鹅早2h左右,这样后备种鹅就能整齐一致地进入产蛋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