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兔产死胎、弱胎的现象在生产实践中时常发生,有些兔场的发病率甚至高达25%以上。引起死胎、弱胎的原因较为复杂,其中有传染性病因,但更多的是由于饲养管理不当等非传染性病因所致。
一、发病原因
⒈怀胎仔数过少或过多怀胎仔数较少,胎儿体重就较大,分娩时间延长,甚至造成难产,易出现死胎和弱胎。而当怀胎仔数较多时,由于供给每个胎儿的营养相对较少,不能够保证每个胎儿都能得到正常发育,造成个别仔兔初生重小,体质差,成为弱胎。
⒉种兔年龄过大老龄公兔精子质量下降,老龄母兔也因性活动机能减退,发情不规律,产死胎、弱胎数增加。资料显示,老年亲本所产的母兔与老年公兔交配,其胚胎死亡率高达30%左右。
⒊近亲繁殖个别种兔场,特别是一些家庭养兔户,不根据选种选配原则编制配种计划、做好配种记录,而是随意交配,不可避免地造成近亲繁殖,产生近交衰退现象,致使死胎、弱胎数量增加.
⒋初配过早不根据种兔的体重和月龄合理确定初配时间,而是在达到性成熟,但还未达到体成熟的情况下过早配种,使得仔兔初生体重小,成活率低.
⒌品种差异大型品种,如比利时母兔,所产死胎、弱胎数多.
⒍温度过高夏季高温酷暑,公兔性欲减退,精子活力下降;母兔怀孕后也因气候炎热,采食量减少,体质瘦弱,易造成弱胎.
⒎饲料营养不全饲料中长期缺乏钙、磷等微量元素或维生素,尤其是缺乏维生素A和维生素E等,均可引起死胎和弱胎.
⒏疾病影响公兔睾丸发育不全、单睾或隐睾,患有生殖器官疾病;母兔卵巢或子宫发育不全,以及患有子宫炎或先天性梅毒等疾病,均会影响到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造成死胎、弱胎的产生.此外,饲喂霉变,错误地服用某些药物,种兔运动不足,母兔怀孕后期受到意外惊扰,腹部因受到打击、冲撞而损伤胎儿等因素均可导致母兔产死胎、弱胎。
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营养性死胎流产:主要是饲料搭配不当,过于单一,营养价值不全,营养不良等。特别是蛋白质日粮不足时,形成胎儿的基本原料贫乏,胎儿发育受阻,甚至中断,造成死胎,极度缺乏造成流产.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时,妊娠母体对生活环境的适应性及对疾病的抵抗力降低,也会引起死胎流产。维生素A缺乏时,对上皮组织机能失去促进作用,往往导致子宫粘膜和绒毛膜的上皮细胞角质化、脱落,使胎盘的机能缺乏“粘合性”,胎膜容易脱离,造成死胎。维生素E缺乏时,胚胎发育初期即死亡,被兔吸收,俗称“化崽”。妊娠后期缺乏维生素E时易早产。矿物质钙、磷缺少或微量元素硒、锌、铜、铁缺乏时,胎儿营养补给不足,引起胎儿发育中断或产弱胎和畸形胎。妊娠期饲料骤变,刺激胎儿营养吸收,也易引起死胎和流产。
2、中毒性死胎流产:喂饲发霉、腐败、变质的饲料易引起母兔死胎流产。如饲喂过量的菜籽饼等,喂有黑穗病、锈病的饲料,喂饲苦、辣的饲料,喂饲酸度过高的饲料,喂饲农药污染的饲料,喂腐败的动物饲料等,均能引起母兔中毒,造成消化系统紊乱,胎儿发育中断,直接刺激子宫而引起死胎和流产。
3、机械性死胎流产:各种机械因素,如剧烈运动,捕捉方法不当,摸胎妊娠检查用力过大,产箱过高洞门太小或笼舍狭小使腹部受挤压撞击等均可造成流产。音响、猎狗窜入受惊吓,有的母兔在产第一窝时高度神经质、母性差,也会造成死胎。兔咬架斗殴,拥、挤、压、咬、撞、跳、跌时亦易引起流产死胎.
4、疾病性死胎流产:妊娠母兔患流感、流行性肠炎、乙脑,中暑,高热,生殖器官发育不全,子宫体如子宫颈过短、子宫颈内松驰、子宫内膜炎及患寄生虫病,对患病的妊娠母兔投大量的泻剂、利尿剂、子宫收缩剂或一些烈性药等均会造成流产。病毒也会造成母兔流产.
二、防治措施运用各种手段做出准确判断,找出死胎、弱胎的真正诱因,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治措施,不断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和繁殖技术水平。
⒈正确留种要注重品种与个体的选择,选取健康无病、性欲旺盛的公兔、母兔留作种用,并且要及时淘汰那些劣质兔及老龄兔。
⒉适时初配初配过早或过晚,都会影响公兔、母兔的生殖机能和繁殖能力。因此,应根据体重和月龄来合理确定种兔的初配年龄。在正常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公兔、母兔体重达到该品种标准体重的70%时,即已达到体成熟,就可开始配种繁殖.
⒊避免近亲繁殖在养兔生产中切忌近亲交配,不但种兔场应严格建立种兔档案制度,而且养兔专业户也要做好配种繁殖记录,定期更新种公兔。
⒋饲料营养全面种兔饲料要做到全价营养,注意补充钙、磷等矿物质、微量元素和某些维生素,不喂霉烂变质的饲料,增强种兔体质,保持良好的种用体况,并做好平时的疾病防治工作.
⒌环境条件适宜兔舍周围必须保持安静,兔舍内温度要适宜。高温季节要特别注意种兔的防暑降温,建立一个符合种兔生理需求和行为习性的最佳环境。另外,采取诱导分娩法是降低死胎率的有效措施。具体方法是:对于怀孕已超过30天的母兔,先拔掉乳头周围的兔毛,然后让另一窝仔兔(以7~10日龄为宜)吮吸其乳头1~3分钟,或注射催产素,诱导其分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