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和鸟鸡作为药用在中国民间历史悠久,主治消渴、中恶、胸腹痛,虚劳亏损等,我国著名的中成药“乌鸡白凤丸”的主要成份就是乌鸡的肉、内脏和骨头。就连泰和乌鸡产的蛋,所含氨基酸含量也要比普通鸡蛋高,具有相当高的营养和滋补作用。正是看中了泰和乌鸡特殊的药用价值,10年前李翔华开始养起了这种乌鸡,积累很多乌鸡养殖的经验。
第一招:灯泡保温法
最初养鸡的时候,他就发现泰和乌鸡一生下来就出奇的小,长得也就拳头那么大,重量也就20多克,而其它鸡一出生都有50多克。
除了个儿长得小,这种小乌鸡苗还特别容易得感冒。尤其在温度方面,只要一疏忽,就很容易发病,引起感冒。得了感冒的小鸡苗不仅吃得少,喝得多,而且更多的时候是无精打采、萎靡不振,抵抗力也会随之下降,这样小家伙们再次染病的几率也高了,自然成活率也就比较差。要减少弱小的泰和乌鸡苗患病的可能,温度调节成为了摆在李翔华面前的第一个难题。
一般来说,在育雏阶段的第一周,环境温度在34℃左右,普通鸡就能够正常生长,而泰和乌鸡在这个阶段的生长最适温度却是在35~36℃。而且由于生来弱小,对环境温度的变化敏感,只要温度稍有变化,泰和小乌鸡就会感冒生病。
要使温度达标,关键就是要使温度相对恒定。于是李翔华把炉火加温改成了简便易行的灯泡加温。因为用火炉子保温,温度忽高忽低,效果很差。采用灯泡加温以后,只要灯亮着,再盖上厚厚的棉被,育雏室里的温度就基本不变了。不过,为了根据小乌鸡需要,人为的控制温度高低,李翔华还准备了各种瓦数大小不一的灯泡。原来,小乌鸡苗在育雏阶段的温度也不是一直不变的。第1周它的生长最适温度为35~36℃,到了第2周,温度就要下调到32~34℃,以后每周降低1~2℃。所以,每个星期,养殖场里的饲养员都要通过更换灯泡,来调整温度,满足小乌鸡的生长要求。
有了适宜的温度,整个育雏期的鸡苗就不会再因为忽冷忽热而感冒了。
第二招:散养补营养
泰和乌鸡一般养到六七十天的时候,李翔华就要把它们放到林地里去了。对于放养的林地李翔华是经过仔细考察后定下的。在笼子里面养,泰和乌鸡也能活,但是它的营养成分就会有所变化。把它们放养,是因为在泰和这个地方,它的生态环境包括水和土壤,还有植被等等都有很多的不同。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铜和铁含量较高的土壤、放养区里多样化的食物等等,这些都使乌鸡的药用成分得到了很好的积累。
第三招:行走的鸡舍
要说乌鸡有的吃、能吃是件好事,可这也成了一件让李翔华头疼的事。最初,李翔华也是把乌鸡养在鸡舍里,让它们在周边采食。可是,眼瞅着这片草地就慢慢被吃秃了,可这乌鸡还是守着不离开。其实,李翔华的生态放养区占地3000多亩,远近各处都长满了青草。宁愿吃的少也不到别处去,倒不是这些乌鸡懒,而是它们都不敢。胆小的乌鸡只会在自己周边吃草,乌鸡最远只能跑20米,而且还是在公鸡带领下。怎么才能让它们吃到更丰富的食物呢?
李翔华从蜜蜂养殖上得到了灵感。养蜂人为了让蜜蜂采到更好的花,所以蜂箱一般是可以移动的。受到蜂箱的启发,李翔华利用一年多的时间发明了这种可以抬着走的小型鸡舍。这种鸡舍长1米5,宽1米2,正好能住三四十只乌鸡,前后的窗户也保证了鸡舍很好的通风。自打有了这种鸡舍,每隔一个月左右,就给乌鸡搬一次家。这样被吃掉的草过一段时间就慢慢涨起来了。这就好比草原上轮牧一样,草、虫等吃的差不多了,帮乌鸡再换个地儿吃,这样也是给原来的草地休养生息的时间,胆小的乌鸡也就能源源不断品尝到各种美味了。